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doc

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比较与政策选择摘要: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与信贷风险,还有益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主要有四种经典模式:即农村互助合作金融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小额贷款公司+民营中小银行模式”、“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村镇银行+地区性中小银行”模式、“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模式。这四种模式为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当然,要想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还需从法律壁垒、财税政策、运作成本、外部环境等方面多加谋划。关键词:非正规金融;正规化;交易费用;模式比较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3)02-0032-05非正规金融是指在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不受官方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的融资形式及其制度形态。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经营管理不规范,其经营目标易于异化,还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也不利于官方金融机构实施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激增整个国家的系统性风险。鉴于上述原因,我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对农村非正规金融实施打压、取缔,但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证据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确实是我国正规金融制度的有益补充[1]。因此,在当前金融乱象环生的现实背景下,与其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一味打压,不如积极引导非正规金融走向正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将一帆风顺,抑或困难重重?在真实世界里究竟有哪些模式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权力当局又如何利用各种经济政策引导非正规金融顺利走向正途?显然,在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越发严重的现实背景下,对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模式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有助于为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提供有益线索。一、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重要性分析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在降低交易费用和违约风险、缓解当前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性、增加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防范民间借贷诱发的各类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规范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民间借贷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和违约概率。实践表明,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在满足农户及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上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农村非正规金融并不被官方机构认可,其合约的履行不得不依靠私人暴露手段,这必然会滋生大量社会问题。此外,为了逃避官方的打压与取缔,民间借贷的参与者还要想方设法地增加非正规金融活动的隐蔽性。比如,往往采取现金交易的方式,缺乏正式的借贷合同或担保物品,这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也增大了借贷活动的违约风险。因此,若能因势利导地引导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走向规范,必能获得因交易费用与违约风险的降低而诱致的利润。2.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走向正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因行政性垄断而造成的租值耗散。尽管我国金融监管部门一直对非正规金融活动实施打击,但由于监管成本过高,无法低成本严禁民间借贷活动,这就使一部分金融契约权利被置于公共域,进而使微观个体有激励为了攫取因行政性垄断而形成的租值而甘愿冒风险[2]。在逐利动机驱使下,微观行为主体必然会通过金融制度创新来攫取这部分租金。但上述自发生成的非正式民间借贷行为必然面临着官方打压、取缔之风险,从而使得大量的生产性资源被耗费在应对官方打压上,并导致了租值耗散现象的出现。无疑,监管部门若允许一部分非正规金融有条件地走向正规,其针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管成本必然会下降,而原来需要应对监管的逃避性行为也会因此而节约。3.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配置效率。尽管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农行、农信社等多家金融机构,但其卖方市场的属性多年来一直未变,来自正规金融的信贷资金供给不仅不能满足农户需求,还成了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3]。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实施金融业进入管制政策致使国有金融机构具有行政垄断特征,而具有垄断势力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不仅丧失了自主创新的动力,还缺乏市场竞争力,其自身运作效率较低,而且在利润最大化动因的驱使下,其业务重心逐渐偏离农村地区的中低收入农户及中小企业,把资金投向大城市或非农项目。这就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使农户贷款难问题长期存在,农村金融市场均衡利率也明显偏高。在这种背景下,若能将一部分民间金融组织改造成正规金融组织,进而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户融资的可得性,从而实现金融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同时还有助于打破正规金融机构的垄断,降低农村信贷市场的借贷利率。4.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降低中国金融体制的系统性风险。事实上,若任由民间借贷行为的自生自发,不仅不利于降低我国金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