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旷日持久的战争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论文****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 旷日持久的战争 新人教版选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旷日持久的战争新人教版选修3.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二)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是()①英国②法国③俄国④德国⑤奥匈帝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⑤D.④⑤答案D解析英法两国只在西线作战;俄国只在东线作战;德国在东线、西线同时作战;奥匈帝国在东线、南线两条战线同时作战。故选D项。2.时任英国海军大臣的丘吉尔曾向首相建议:“为打破战场上的胶着状态,必须研制一种周身包围铠甲、不怕敌弹攻击、能突破荒野地带的新兵器!”这种“新兵器”首次应用于()A.凡尔登战役B.索姆河战役C.阿拉曼战役D.不列颠之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兵器是坦克,首次应用于索姆河战役,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3.在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A.德国军队主力遭到重创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反攻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作战计划的基本特点是“速战速决”,但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陷入持久的消耗战,因此德军的作战计划破产,也就意味着德军输掉了一战。4.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日德兰海战②马恩河战役③索姆河战役④凡尔登战役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在1916年5月;②是在1914年9月;③是在1916年6月;④是在1916年2月。5.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A.速战速决B.两线作战C.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D.与德国国情不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短期内打败法国”“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可知,德国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对对手估计过低。6.1956年,法国凡尔登为纪念发生在这里的某一战役40周年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他们纪念的这次战役()①由德军首先发起②在大战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③是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④德军虽然占领了凡尔登但迫使法国投降的计划没有达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6年”“凡尔登”“40周年”可判断,这次战役是凡尔登战役,①②表述正确;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③表述错误;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占领凡尔登的图谋没有得逞,④表述错误。故选A项。7.1916年5月,英德两国海军在日德兰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海战,德国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在战略上并未打破英军封锁。关于这场海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一战期间最大的一次海战B.英国的损失大于德国C.英军仍然掌握着制海权D.双方伤亡人数超过了凡尔登战役答案D解析日德兰海战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A、B、C三项说法正确;海战伤亡人数一般不可能超过陆战,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8.和平是美好的,战争是残酷的,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B.索姆河战役C.凡尔登战役D.敦刻尔克战役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同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声明不负任何责任。——摘自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摘自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以上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哪一方的观点较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如何评价?答案(1)材料一认为同盟国将会取得胜利,而且不会对战争负任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