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书生****萌哒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因此ABC均正确。D项错误,此制度在西周初期维护了奴隶制的正常运行,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崩溃。考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为了确保分封制的秩序,实行了宗法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从而统一各分支,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也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局面。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下列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西周国姓为姬B.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C.西周实行分封制D.周公对分封制贡献重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周初分封对象并非都是亲族,王族和功臣也属于分封的对象,其它选项均是符合题意的,所以对此解读错误的只能是周初分封对象都是亲族。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旨在考查考生史实理解、材料处理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了解主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在于考查学生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的全面分析与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对选项中的分封制的具体内容。3.西周时期确立的宗法分封制,有力地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政权,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局面。但该制度并非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因为宗法分封制A.分封诸侯建立诸侯国,各诸侯国互不统属,都听命于周天子B.依靠血缘宗亲建立起严格的等级秩序,排除了异姓贵族参与政权C.使土地和人口层层向下分封,中央权力随之逐级弱化,形成“国中有国”的局面D.激化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西周的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之下可以进行层层的再分封,弱化了周天子的权力,因此无法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项正确;分封制到了西周末年出现了逐渐瓦解的现象,诸侯经常不向天子进行朝贡。分封制的对象除了王室之外还有功臣、前代贵族。分封制在实行初期适应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但是到了后期由于血缘关系疏远开始逐渐瓦解。故ABD三项错误,排除ABD项。4.有学者指出:“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从而在理论上堵塞了近代民主法制制度产生的道路。”这里的“它”指的是A.儒家思想B.分封制C.宗法制D.君主专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它赋予了君主以天然的政治领袖和道德领袖的双重权威人格,否定了民众作为独立的政治主体的存在意义”,可见这是认为为君主专制辩护。近代以来,民主法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5.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诸侯分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解决诸侯割据纷争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而其他三项都是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但与他解决诸侯问题无关。故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6.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说明作者认识到了在维护中央集权这一点上,郡县制要比分封制更为优越。B和C与题干恰好相反;D夸大了郡县制的作用。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7.有人认为,如果宰相制度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