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规定1、目的管制、校正、维护保养所有用于验证产品质量之监视与测量的设备,以确保产品质量及测试信赖度。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用于验证产品质量之监视和测量装置。3.职责3.1质检部计量员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建档、收发、维护与保养等管理工作。3.2质检部部长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全面管理和申购、报废与外校计划的审核工作。3.3总经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申购、报废与外校计划的批准。3.4采购部负责按申购计划的采购,质检部负责外校的实施。4、定义计量和测量设备通称为监视和测量装置。5、规定5.1建档5.1.1本公司测量设备编号原则如下:□□-□□-□□5.1.2测量设备分类:总号分号代码代码设备名称代码设备名称代码设备名称AA游标卡尺BA外径千分尺BE杠杆千分尺AB深度游标卡尺BB内测千分尺BF内径千分尺AC高度游标卡尺BC公法线千分尺BG壁厚千分尺AD齿厚卡尺BD螺纹千分尺FD硬度计FC检测平台FB框式水平仪FA磁性表座CA百分表DA螺纹环规EA宽座角尺CB内径百分表DB螺纹塞规EB刀口角尺CD杠杆百分表DC螺纹样板规EC万能角度尺CE千分表DE厚薄规ED刀口直角尺CF杠杆千分表DFR半径样板规5.1.3管理员建立《测量设备履历表》,将全公司的测量设备打上编号。5.2登录:管理员建立以下窗体,将公司的测量设备造册、编号。以利统一管理。5.2.1《测量设备总台帐》5.2.2《测量设备周检计划》5.3发放使用5.3.1管理员将所有的测量设备全部登录于《测量设备总台帐》和《测量设备履历表》上,测量设备如有需发放时,应建立《测量设备个人领用卡》做成记录。5.3.2操作测量设备时,应按照各《测量设备操作说明与校正要求》之规定,使用与保养。5.3.3测量设备皆须有适当的储存方式及场所,应尽可能避免环境因素造成损伤或影响精密度、使用维持准确度与适用性。5.3.4测量设备如有损坏或标示不清楚之状况,应立即通知管理员处理。5.3.5测量设备之一般注意事项:5.3.5.1未经管理人员同意,禁止外借或带出厂外。5.3.5.2超过检定有效期间豢墒褂谩?5.3.5.3发生异常时禁止使用。4.3.5.4正确性或精度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做临时校正。5.3.6若须向厂外借用测量设备时,应依以下规定加以管制:5.3.6.1若为标准量具时,应先送至国家规定仪器校验机构实施校验合格后,方可借用。5.3.6.2若为一般检验测量仪器时,应先依照相关仪器之《测量设备操作说明与校正要求》实施校正,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3.6.3借用之测量设备应依以上规定,加以编号、标识和发放使用,保持该测量设备之准确度和适用性。5.3.6.4要归还时,管理员应再做检验和保养,使其完整归还。5.3.7测量设备应先经校正完成后,方可发放使用。5.3.8测量设备借用需登录于《测量设备借用登记表》上,并确实记录借出品名、规格、本厂编号、借出时间、借出进状况及归还时间、状况等。5.4设备校正5.4.1管理员应每年8月提出年度《测量设备周检计划》并依计划实施测量设备定期检定及校正。5.4.2定期检定及校正参考CNS相关标准及公司产品特性和测量之功能制定《测量设备操作说明书与校正要求》,对设备的各种性能定期详细检验,以确定其动作与准确度是否合乎要求,检定及校正结果应记录于《测量设备履历表》上。5.4.3如无国家标准参考时,则依本公司产品特性及测量设备之功能,制定《测量设备操作说明与校正要求》作为校正之依据。5.4.4标准测量或较精密之检验设备,公司内无法校验的,须送至国家规定的相关校验机构校验。5.4.5其它检验测量设备则由标准量块以校正,并保有校正记录。5.4.6校正判定与标示5.4.6.1校正者应将校正结果与该测量设备之允收标准相比较,并查看机能校正的结果,对该测量设备使用可否,加以判定。5.4.6.2测量设备的正确度必须在规定的最大允许正确度内。5.4.6.3检定及校正结果被判定合格之测量设备校正人员应将《校正卷标》贴于该测量设备上,标示出校正结果与有效日期,始能发放使用。5.4.6.4校正结果判为不合格之测量设备,校正人员应将该设备实行停止使用,同时进行修理或报废。5.4.7测量之尺寸、重量、容量、温度、湿度等,其最小刻度在cm、g、cc等以上之设备,因其测量值精度较低,且不影响产品质量,可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