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试验高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6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液压试验高职.doc

液压试验高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实验1.1实验目的:1、理解液压系统中工作压力与外加负载的关系;2、加深理解单向顺序阀(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1.2实验设备QCS014型教学实验台1.3实验原理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实验原理图如下:图1-1液压系统压力形成实验原理图平衡回路原理:为防止立式液压缸或垂直运动工作部件由于自重而落,或在下行运动中运动速度超过液压泵供油的速度,而使工作腔形成真空,因而必须设置平衡回路,即在下行时,在回油路中设置能产生一定背压的液压元件,防止活塞快速下降。单向顺序阀的调定压力应稍大于由工作部件自重在液压缸下腔中形成的压力,这样当液压缸不工作时,单向顺序阀关闭,而工作部件不会自行下滑。油路走向:1、液压缸活塞上行进油路:油箱→滤油器→液压泵→节流阀→电磁换向阀右位→单向顺序阀的单向阀→液压缸的下腔。回油路:液压缸的上腔→电磁换向阀右位→油箱。实现活塞上行提升重物2、液压缸活塞下行进油路:油箱→滤油器→液压泵→节流阀→电磁换向阀左位→液压缸的上腔。回油路:液压缸的下腔→单向顺序阀的顺序阀→电磁换向阀左位→油箱。其中溢流阀用来调节系统压力,活塞上行速度由节流阀调节,活塞下降速度由单向顺序阀的顺序阀调节。设液压缸下腔压力为P2,系统压力为P13、液压缸的外加负载变化时对工作压力的影响外加负载是指直接加在活塞杆上的有效负载。实验装置中液压缸垂直布置,砝码作为外加负载使液压缸做有效功,通过增减砝码的数量来研究外加负载对液压缸工作压力的影响。1.4实验步骤1.4.1实验前的调试全部松开溢流阀,调小节流阀开口,启动液压泵,让液压泵空转1~2分钟。调节溢流阀,使系统工作压力P1达2MPa。将节流阀开至最大,使1YA通电,在缸活塞杆下行时调节单向顺序阀压力为0.5~1MPa。转换电磁换向阀的控制开关,(使1YA和2YA交替通电)使活塞往复运动到头3-5次,以排除系统内空气。调试时,油缸的下端不加砝码,并要控制活塞运动速度不宜太快,应使端部冲击声最小,且有充分时间在活塞单向行程中观察出压力表值。1.4.2实验操作先将活塞下行,每次逐级加放砝码,观察活塞上行时的工作压力P2的变化,并将其稳定值记录在附表中。观察活塞杆在多次循环(负载增加)工作过程中,其下行速度是否变化。1.4.3实验结束取下砝码,使活塞处于上位,全部松开溢流阀,关闭液压泵、节流阀。1.5思考题1、当外加负载为零时,为何液压缸工作腔的压力不等于零?2、如何理解“压力取决于负载”这句话?1.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序号砝码块数(或重量)P1(MPa)P2(MPa)备注123456二液压泵拆装实训2.1实训目的液压动力元件——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液压泵的拆装实训以达到下列目的:1、进一步理解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2、掌握的正确拆卸、装配及安装连接方法。3、掌握常用液压泵维修的基本方法。2.2实训用液压泵、工具及辅料1、实习用液压泵:齿轮泵2台、叶片泵2台、轴向柱塞泵1台。2、工具:内六方扳手2套、固定扳手、螺丝刀、卡簧钳等。3、辅料:铜棒、棉纱、煤油等。2.3实训要求1、实习前认真预习,搞清楚相关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对其结构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2、针对不同的液压元件,利用相应工具,严格按照其拆卸、装配步骤进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私自拆卸、装配。3、实习中弄清楚常用液压泵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零件、组件特殊结构的作用。2.4实训内容及注意事项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拆解各类液压泵,观察、了解各零件在液压泵中的作用,了解各种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按照规定的步骤装配各类液压泵。2.4.1齿轮泵型号:CB-B型齿轮泵。结构:泵结构见图2-1及图2-2。2.4.1.1工作原理在吸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从对方齿谷中退出,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增大,完成吸油过程。在排油腔,轮齿在啮合点相互进入对方齿谷中,密封工作空间的有效容积不断减小,实现排油过程。图2-1外啮合齿轮泵结构示意图图2-2齿轮泵结构示意图1-后泵盖2-滚针轴承3-泵体4-前泵盖5-传动轴2.4.1.2拆装步骤1、拆解齿轮泵时,先用内六方扳手在对称位置松开6个紧固螺栓,之后取掉螺栓,取掉定位销,掀去前泵盖4,观察卸荷槽、吸油腔、压油腔等结构,弄清楚其作用,并分析工作原理。2、从泵体中取出主动齿轮及轴、从动齿轮及轴。3、分解端盖与轴承、齿轮与轴、端盖与油封。(此步可以不做)4、装配步骤与拆卸步骤相反。2.4.1.3拆装注意事项1、拆装中应用铜棒敲打零部件,以免损坏零部件和轴承。2、拆卸过程中,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