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多篇.docx

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多篇【说明】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篇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更好完成教师培训工作,特制定教师业务培训工作计划如下:一、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掌握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和考试的教学技能,并熟练运用这些技能进教学活动,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二、培训对象全员培训根据我校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对全体教师开展教学技能和教学业务培训。三、培训内容1.培训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增强理解和运用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训教师理解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培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和基础知识等,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程序和选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2.培训教师的上课技能培训教师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培训教师展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产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培训教师讲授知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能力、训练教师运用引导、设疑、提问、演示、归纳、总结等方法实现教学目标。3.教师批改技能4.教师的辅导技能训练教师学会应用不同的辅导办法面对差异不同的学生。5.教师的考试技能培训教师组织考试的能力、编写试题的能力、批卷的能力、考试内容分析的能力。6.《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四、培训方法集中学习辅导,专题辅导讲座,教师自学自练,专题研讨等方式。五、培训时间年月-----月:培训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年月-----月:培训教师基本技能;年月-----月:培训新课改革与教师角色转变;年月-----月:培训新课改革教师角色转变;业务培训周工作计划篇2一、基本思路: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二、目标与要求: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三、主要内容: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6、问题学生的转化。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四、重点与难点:1、重点:(1)班级工作常规(2)主题班会2、难点: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五、措施与方法: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六、部分课程说明(一)困难学生的转化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二)班团活动的组织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