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热水供暖系统分类:第一节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作用压力当水在锅炉内加热后,水的密度减小,上升;在散热器内被冷却后,水的密度增加,沿回水管道返回锅炉。整个系统的循环动力即供回水的密度差。维持该系统循环流动的压力称为自然作用压力。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水温(水的密度)在循环环路的变化。作用压力由上式可见起循环作用的只有散热器中心和锅炉中心之间这段高度内的水柱密度差。如果取供水温度95℃,回水70℃;则每m高差可产生的作用压力为:9.81×1×(977.81-961.92)=156Pa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不需消耗电能。但由于其作用压力小、管中水流速度不大,所以管径就相对大一些,作用范围也受到限制。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通常只能在单幢建筑物中使用,作用半径不宜超过50m。二、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形式及作用压力重力循环热水供暖系统(a)双管上供下回式系统(b)单管顺流式系统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散热器供水支管;5-散热器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7-回水干管;8-膨胀水箱连接管;9-充水管(接上水管);10-泄水管(接下水道);11-止回阀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三、重力循环热水供暖单管系统作用压力的计算单管系统的垂直失调重力(自然)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总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第二节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思考题:为什么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不能把膨胀水箱连接在供水总立管上?思考题:为什么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不能把膨胀水箱连接在供水总立管上?第二节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型式上图左侧是双管式系统,在管路与散热器连接方式上与重力循环系统没有差别。上图右侧立管Ⅲ是单管顺流式系统,其特点是:立管中全部的水量顺次流入各层散热器。顺流式系统型式简单、施工方面,造价低,是国内目前一般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它最严重的缺点是不能进行局部调节。上图右侧立管Ⅳ是单管跨越式系统,立管的一部分水量流进散热器,另一部分通过跨越管与散热器流出的回水混合再流入下层散热器。单管跨越式系统的特点:与顺流式相比,单管跨越式系统所需的散热器面积比顺流式系统大一些。(因为与顺流式相比,由于只有部分立管水量流入散热器,在相同的散热量下,散热器的出水温度降低,散热器中热媒和室内空气的平均温差减小。)目前在国内只用于房间温度较严格,需要进行局部调节散热器散热量的建筑上(单管跨越式系统所需的散热器面积增加,散热器支管上安装阀门,使系统造价增高,施工工序多)。上图右侧立管Ⅴ是跨越式与顺流式相结合的系统,上部几层采用跨越式,下部采用顺流式。通过调节设置在上层跨越管段上的阀门开启度,在系统试运转或运行时,调节进入上层散热器的流量,可适当地减轻供暖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上热下冷的现象,但不能从设计角度有效地解决垂直失调和散热器的可调节性能。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式双管系统下供下回式系统排出空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上图左侧通过顶层散热器的冷风阀手动分散排气;上图右侧通过专设的空气管手动或自动集中定期排气。集气装置的连接位置,应比水平空气管低h米以上,即应大于图中a和b两点在供暖系统运行时的压差值,否则位于上部空气管内的空气不能起到隔断作用,立管水会通过空气管串流。因此这种通过专设空气管集中排气的方法,通常只在作用半径小或系统压降小的热水供暖系统中应用。中供式热水供暖系统(P55)从系统总立管引出的水平供水干管敷设在系统的中部。下部系统呈上供下回式,上部可采用下供下回式。中供式系统的特点:中供式系统可避免由于顶层梁底标高过低,致使供水干管挡住顶层窗户的不合理布置,并减轻了上供下回式楼层过多,易出现垂直失调的现象;但上部系统要增加排气装置。倒流式(下供上回式)系统异程式系统与同程式系统同程式系统二、水平式系统水平式系统与垂直式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一、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与外网的连接形式以及运行情况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力求系统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节省管材,便于调节和排除空气,而且要求各并联环路的阻力损失易于平衡。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要求: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管路布置要求:二、热水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和附件(二)热水供暖系统排除空气的设备(二)热水供暖系统排除空气的设备(三)、散热器温控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