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总结【2011精品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2011精品版】.doc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2011精品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公式6、万有引力:(1)公式:F=G(适用条件: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G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2)在天文上的应用:(M:天体质量;R:天体半径;g: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r表示卫星或行星的轨道半径,h表示离地面或天体表面的高度))a、万有引力=向心力F万=F向即由此可得:①天体的质量:,注意是被围绕天体(处于圆心处)的质量。②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③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轨道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④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轨道半径越大,周期越大。⑤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周期越大,轨道半径越大。⑥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⑦地球或天体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变化:特别地,在天体或地球表面:⑧天体的平均密度:特别地:当r=R时:b、在地球表面或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在不知地球质量的情况下可用其半径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来表示,此式在天体运动问题中经常应用,称为黄金代换式。c、第一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第三宇宙速度:v3=16.7km/s,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7、牛顿第二定律:(后面一个是据动量定理推导)理解:(1)矢量性(2)瞬时性(3)独立性(4)同体性(5)同系性(6)同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F=-F’(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8、匀变速直线运动:ASatB基本规律:Vt=V0+atS=vot+at2几个重要推论:(1)(结合上两式知三求二)(2)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匀速:vt/2=vs/2,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vs/2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s、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在第1m内、第2m内、第3m内……第nm内的时间之比为1::(……(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s=aT2(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自由落体运动V0=0,a=g10.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O、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上升最大高度:H=(2)上升的时间:t=(3)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相同,而速度等值反向(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5)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6)适用全过程的公式:S=Vot一gt2Vt=Vo一gtVt2一Vo2=一2gS(S、Vt的正、负号的理解)11、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线速度:V===R=2fR角速度:=向心加速度:a=2f2R向心力:F=ma=m2R=m4mf2R注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θxy12、平抛运动公式: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即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水平分运动:水平位移:x=vot水平分速度:vx=vo竖直分运动:竖直位移:y=gt2竖直分速度:vy=gttg=vy=votgvo=vyctgv=vo=vcosvy=vsintg=tg=2tg13、功:W=Fscosα(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α是F与s的夹角)(1)力F的功只与F、s、α三者有关,与物体做什么运动无关(2)理解正功、零功、负功(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安培力做功------量度------其它能转化为电能14、动能和势能:动能:重力势能:Ep=mgh(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15、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公式:W合=Ek=Ek2-Ek1=16、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