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而信其道--谈情感教育的作用.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亲其师而信其道--谈情感教育的作用.doc

亲其师而信其道--谈情感教育的作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亲其师而信其道--谈情感教育的作用张美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有作用于人的实践活动。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到另一个头脑里去,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而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的过程。因此,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增强教育效果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在一起,才能得到更深的教诲和更多的益处。稍具常识,我们便会感受到,当一个您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您时,您会欣喜不已,他批评您时,您会格外愧疚。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师生之间或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仅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爱的能力。一.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的爱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隔阂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因而情绪经常是愉快乐观的。同时,他又从自己所感受到的关心、爱护中,陶冶了良好的情感,学会了如何以高尚的情感去对待别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关心他人,对人友爱,助人为乐,团结互助等优良的个性品质。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学生,而是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这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如一个遭受过教师不应有的申斥、嫌弃和惩罚的学生,他在感情上的这种早期遭遇可能构成他长期成长发展历程中,特别是个性发展中的一个十分不利的因素。他可能由此把所有成年人都看成具有威胁性的对象,都是他的仇敌,他甚至不接受正常的友爱和帮助,还可能把它们误认为仇视和陷害。这样的学生,往往极易形成多疑、对人怀有敌意、感情冷漠、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特征。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对集体、他人、社会的情感等,往往同他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的人际关系方面的人情冷暖密切相关。当前,有极个别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对人生感到彷徨、苦闷、对他人冷漠,对社会感到不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他们不能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实际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其中自然也包括教师的关心、爱护。可见,师爱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性能否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学生对整个现实体系的感情和态度。二.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成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也就是说,教师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只有被学生认作为是出于真正的关怀和爱护时,学生才会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会对教师的意见和要求产生肯定的倾向而被愉快地接受。相反,同样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被学生认作是教师故意的非难、恶意的打击,学生就会引起抵触情绪和行动上的抗拒。可见,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赢得学生信任的基础,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前提。教师对后进学生的诚挚的爱,更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品德不良的后进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斥责和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的,甚至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抛弃他们的。对于真心实意教育他们的教师,他们也常常持以沉默、回避或粗暴无礼的反常态度。这样,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诚挚的爱,使他们冰冷的心感到无比温暖,使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渐渐亲近老师,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就会逐渐消除,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接受老师教导和劝告,才能尽心尽力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见,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正是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协调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从而为更好地转化他们奠定了基础。教师要更好地教育学生,就得深入地了解学生。教师对学生诚挚的爱,又是一把了解学生,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进入青年时期之后,他们的情感具有"闭锁性"的特点,他们对一般人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是对他们认为信得过的人才"吐露真情"。这时,只有当教师出于真诚的爱,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