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采的语录精编.docx
上传人:春兰****89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林文采的语录精编.docx

林文采的语录_1.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林文采的语录林文采的语录集合45句爱,要用对方能接收的方式来表达。——林文采博士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林文采的语录45句,欢迎大家分享。1、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自身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他的父亲。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他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爸爸说出来对孩子的影响力会是妈妈的50倍。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你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爸爸则是塑造孩子对生命的看法,关系到人格的形成。——林文采2、有位妈妈的问题是,孩子总是反复问妈妈是否爱她。妈妈每次都回答:"我爱你,你这么乖,这么懂事,又爱学习,我怎么会不爱你呢?"孩子还是反复的问。林老师说:"你只要说‘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就行了。"——林文采3、人际关系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如果你不愿意改进与人相处的方法,身边的人发现真相之后都会离开的。是我不愿意改变,还是没到预备好改变的时候?——林文采4、0——3岁的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及充分的爱,这个时期的心理营养对孩子最重要,也能迅速给孩子培养"自我价值感",当"自我价值感"足够的时候,孩子长大以后才会更自信,并且也有足够能力去爱人。——林文采5、一个没有能力爱自己的人,他是没有办法爱别人的。——林文采6、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内在有许多情绪垃圾没有处理,就会累积起来,然后在不停的寻找出口,孩子的偏差行为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身心一致的人,然后你才能教孩子这么做。——林文采7、每个人的期待都是属于自己的,别人如果愿意完成你的期待,要心存感恩,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自然。——林文采博士8、对孩子真正的鼓励:鼓励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隐含强求继续良好的表现,例如称赞孩子做得好,但不说希望以后做得更好和加油,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单纯的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林文采9、在悲伤中看到温暖,在挫败中看到希望,在羞愧中看到尊严!——林文采10、有种爱就是为了更好的离别,那就是:母爱!——林文采《萨提亚》11、0—3个月的宝宝,妈妈除了生理上给予宝宝母乳的滋养之外,心理上只要无条件地接纳你的宝宝,把它视为你生命中的至重,就给了它足够的安全感。这点几乎每个妈妈都可以满足,刚生完宝宝的妈妈自然会分泌一种荷尔蒙,让你有足够的情感欣赏那个折磨你的身体,皮肤皱巴巴的家伙。——林文采12、情绪是一种能量,较于成人能将情绪化为工作动力,孩子所承受的情绪更多——他们无处发泄,只能越积越多并且永不消失。如何转化为积极的能量?用文字表达:写出来、画出来、说出来;用声能表达:唱歌;动能表达:运动。——林文采13、反省是一种美德,能够减轻焦虑痛苦,但反省要有限度,过于痛苦沮丧就有内在深层的问题,人有很多的能力,但绝不是无限的,要接受自己是有限的,也接受别人是有限的,才能活在当下,接受当下就是最好的。——林文采14、原生家庭的父母关系,会影响以下三点:一。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配偶关系及亲子关系)。二。影响我们的安全感。三。影响我们的责任感(过度责任或没有责任)。每个学员都画了原生家庭构造图:年龄、职业、四个形容词、关系线。——林文采15、不要让孩子变得过于娇嫩,不要因为家里其他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他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林文采16、如果一个人能把自己修炼得很好,那么他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位好父母。——林文采17、萨提亚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好的夫妻关系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林文采18、从婴儿起,人的天性就是要与人连接的,如果没有连接,内心就是空的,深层的连接就是敞开心扉地沟通,无拘无束,两情相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关闭心门,不愿再与父母深层连接了呢?——林文采19、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林文采20、如果妈妈在以上两方面不能满足孩子头三个月的需求,孩子就会去找重要他人,妈妈是第一个重要他人,爸爸是第二重要他人。也许以后长大了就会找老师作为重要他人。——林文采21、孩子无所谓什么叛逆期,只要精神营养缺乏了,任何时候都可能叛逆。——林文采22、父母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当着外人的面让孩子觉得丢脸。检验孩子心理健康的最好年龄是13—[xx]岁。——林文采23、孩子是养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林文采24、6—7岁时,孩子需要学习、认知、模范,需要一个能够学习的人。如果孩子的心理营养缺失,他就会一直处于寻找的状态,让人家去肯定他,让人家去称赞他。他不能在他那个年龄发挥一个人的很好的生命力。——林文采25、生命力为何消失?因为我们失败过、痛苦过。是心理营养(如被尊重、肯定、接纳等)未能得到满足,所有心理营养的背后是爱。如何得到心理营养的滋养?从关系中得到!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咨询师等。萨提亚治疗就是用生命滋养生命,用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