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ICD不恰当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课件.ppt
上传人:你的****书屋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7MB 金币: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避免ICD不恰当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课件.ppt

避免ICD不恰当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定义ICD疗法对患者的影响1530名患者平均随访10.4个月112%的患者(n=186)受到ICD电击治疗16.3%的患者(n=96)受到不恰当治疗144%(n=165)总共375的电击事件被定义为“不恰当治疗”(SVT、干扰、过感知)1“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的心衰患者,受到电击比没有电击治疗的患者有更高的死亡风险”JEPooleetal.NEJM2008;359:1009-1017“被ICD电击后的心衰患者需长期加强对其心衰早期症状和代谢失调的监测”JDMishkinetal.JACC2009;54:1993-2000SCD-HeFT研究不恰当电击治疗:其中电极噪音4%,T波过感知11.5%,其余主要是SVT鉴别不当;仅1/7的电击事件(13%)被做过节律鉴别多区设置、节律鉴别和更高的监测频率范围可减少SVT被检测的可能性ICD临床研究新进展ALTITUDEREDUCESStudyALTITUDE背景LeslieSaxon,MD,ElectrophysiologyUniversityofSouthernCaliforniaLATITUDE网络服务器ALTITUDEREDUCE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果程控分组ALTITUDEREDUCE临床研究结论MADIT-RIT临床研究终点主要终点:第一次不恰当治疗的时间二级终点:全因死亡率,晕厥随访时间:12个月研究进展:2009年9月开始入选患者2011年10月入选结束预计完成时间2012年下半年ICD临床研究新进展ALTITUDENOISEStudy研究目的确定噪音、伪差与过感知(NAO)导致ICD不恰当电击治疗的发生率、特征与发生机制;确定ICD导线类型在NAO检测与ICD不恰当电击发生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来自2,096个美国中心,共81,081位植入ICD/CRTD的患者,通过LATITUDE®网络系统随访;在2001.6.14~2008.10.21之间,随机抽样调查共2,000位患者,其经历了5,279次放电事件;来自4个不同医疗机构,7位电生理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对放电治疗前的EGM进行独立的节律类型判定;研究方法在1,992位患者中,5,248个放电事件可进行完整的节律判定;134个事件被分类为NAO;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ALTITUDENOISE临床研究结果分类NAO导致ICD放电占所有不恰当放电事件的8.5%;外部噪音与导线/连接器问题是NAO致不恰当放电的主要原因,提示可针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宣教并规范植入手术流程来减少ICD不恰当放电的发生;T波过感知在波科的ICD中很少发生;ICD放电后会出现噪音水平减少(近一半);这可能解释为什么不会经常发生重复的放电事件NAO发生的可能性与ICD导线类型(整合双极/真双极导线)无关总结专家程控建议-初始程控ICD参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