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舞曲》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docx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瑶族舞曲》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瑶族舞曲》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瑶族舞曲》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活动过程: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1、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2、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二、欣赏:瑶族舞曲1、整首欣赏后提问①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②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2、分段欣赏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景象。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①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②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三、幼儿随音乐表演1、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2、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瑶族舞曲》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技能: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课型: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课时:一课时。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重点: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教法: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欣赏《爱我中华》问: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问: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导入新课。二、进入新课(一)人文介绍。瑶族风情、文化艺术铺垫(学生结合屏幕简介“盘王节”由来,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1、瑶寨简介(屏幕出现瑶寨风情并配以文字介绍)。(盘王节和长鼓舞)2、《瑶族舞曲》(作品背景介绍略)(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2、学生讨论3、教师总结: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结构为:A+B+A‘三大部分(三)分段欣赏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1)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构成音乐的主要音符为?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教师结合欣赏简单介绍羽调式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1)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思考: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点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3.第二部分主题1)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提问: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四)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三总结:引导学生讨论: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特点。《瑶族舞曲》教学设计3教材分析:《瑶族舞曲》是刘铁山、茅沅以瑶族民间音乐《长鼓歌舞》为素材,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教材中选用的是经过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先生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版本。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景,丰富、生动地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为单乐章复三段体结构(A-B-A’)引子以低音乐器(中阮、大阮、大胡、低胡)拨奏出舞蹈性节奏,二拍子,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逐渐引出第一部分。A部分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由高胡奏出幽静委婉的主题,音乐柔美轻缓,仿佛看到了瑶族节日之夜长鼓奏响、歌声轻起时,身着盛装的瑶家儿女聚集在银色的月光下,翩翩起舞,美轮美奂。主题重复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力度加强,就好像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第二主题由管乐奏出,节奏较快,矫健活跃,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加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蹈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B部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