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國古典文學導讀一、史傳文學的兩棲性文學和史學雖然分屬不同的學科,但二者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有許多相通及互補之處:史學家具備深厚的文學涵養,運用文學技巧,生動地將歷史事件呈現出來,完成優秀的歷史著作;文學家則從歷史著作中,瞭解歷史概況和規律,在歷史的脈絡中找出文學作品的寫作背景。我們可以從文學作品中讀到活生生的歷史,反過來也可以從歷史事實解釋文學現象。就學科的獨立性而言,文學是文學,史學是史學,各有其範疇,不容混為一家。但就學科之間的交流而言,文史是可以結為「一家親」的。史傳文學充分表現兼具史學與文學的兩棲特性:就史學的角度而言,它是運用文學的手法,描寫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歷史著作;就文學的角度而言,它是以歷史上的人物作為描寫對象的文學作品。二、史傳文學的濫觴史傳文學是中國古代傳記文學中的一大類,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的作品稱為傳記,其中文學性較高的便是傳記文學(biographicalliterature)。中國古代傳記文學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史傳文學(歷史傳記文學),一類是雜傳文學(雜體傳記文學)。早在先秦時期,出現了記載歷史人物的「言」和「事」的兩部史書:《尚書》和《春秋》。《尚書》記錄統治者對其施政措施的簡要說明,《春秋》記錄歷史大事的簡要提綱,「言」和「事」分別記錄,無法生動展現歷史人物的風貌,文學的價值雖然不高,但就史傳文學的發展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源頭。《左傳》、《國語》是史傳文學發展中的里程碑,「言」與「事」已經結合,出現了許多栩栩如生的歷史故事,它們不僅是歷史著作,也是優秀的「文章」典範。《戰國策》是戰國歷史資科的彙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以及士人的精神風采。本書有許多情采飛揚、膾炙人口的動人故事,人物個性鮮明,語言精闢動人,令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藝術的感染力。就文學觀點而言,《戰國策》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畫技巧超越了《左傳》。翻閱《戰國策》,隨著情節的發展,蘇秦、張儀、馮諼、魯仲連、荊軻等形象鮮明的人物,彷彿從歷史劇場中走出,表演他們扣人心弦的故事。從《左傳》、《國語》到《戰國策》,史傳文學取得長足的發展,它們的敘事傳統及寫作技巧,奠定了史傳文學堅實的基礎。尤其是《戰國策》,更從《左傳》、《國語》以記言記事為中心的寫法,轉變成以人物為中心的寫法,在人物刻畫技巧上更加深動而細膩。到了漢代,司馬遷的曠世鉅著《史記》終於攀上史傳文學的顛峰,綻放令人目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