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量化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量化问题研究.doc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量化问题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量化问题研究文/彩屯支行徐超群货币从诞生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货币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无论货币如何改变,在交换行为中,它永远作为商品来使用。远古时期,人类以物易物,货币的表现形式多为实物,比如用羊换牛,那么羊就是商品,牛也是商品。后期发展成贝壳、金属等实物货币,用来代替实物交换,从概念上讲,这个时期的货币还只能算做是一般等价品,而不能完全的以货币来称呼。在我国古代,货币也几经改革,秦统一七国,把文字、度量衡、货币等等标准进行了统一,货币才逐步开始规范起来。后期金属币的出现,让货币有了抗磨损、易分割等特殊性能。四川出土的“交子”是全世界发现的最早的纸币,是银票的雏形。后期的信用货币也是由此基础逐渐演变而来。在货币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条就是磨损,而因磨损而导致的货币残损,是货币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建国开始,我国就对残损币的兑换制定了明确的挑剔和兑换方法,以此来避免因人民币磨损而造成的人民币货币损失。从而可以保证残损币退出流通后,货币市场不会因货币量的减少而形成通货紧缩。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币流通市场里货币存量庞大,对于残损币的统计和整理也越发变得困难。所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对当前货币形势进行调查分析,量化不宜流通人民币的挑剔标准,可以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残损币造成货币存量的减少而产生的风险,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残损币兑换工作的效率,对我国货币金融市场起到一定的推进和保护作用。在研究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量化问题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国家有关部门对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的界定。一、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在二〇〇三年十一月十三日下达了关于印发《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的通知,通知中指出:为提高流通人民币整洁度,维护人民币信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并同时废止了1998年起实行的《损伤人民币挑剔标准》和2001年起实行的《“七成新”纸币的基本标准》。在通知中,特别对五种不宜流通的人民币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具体如下:1、纸币票面缺少面积在20平方毫米以上的。2、纸币票面裂口2处以上,长度每处超过5毫米的;裂口1处,长度超过10毫米的。3、纸币票面有纸质较绵软,起皱较明显,脱色、变色、变形,不能保持其票面防伪功能等情形之一的。4、纸币票面污渍、涂写字迹面积超过2平方厘米的;不超过2平方厘米,但遮盖了防伪特征之一的。5、硬币有穿孔,裂口,变形,磨损,氧化,文字、面额数字、图案模糊不清等情形之一的。自该标准颁布以后,残损币持有者们对残损币的兑换更加积极起来。流通人民币的整洁度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二、了解量化量化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一般是指目标或任务具体明确,可以清晰度量。根据不同情况,表现为数量多少,具体的统计数字,范围衡量,时间长度等等。如果把量化的过程看做一个三维空间,那么这个空间的长、宽、高就可以用量化的实际目标量来代替,量化的实际目标量包含时量、数量和质量。量化的结果也就是存在于这样一个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确定了量化的结果,也就是点的所在,那么量化的工作也就轻而易举了,针对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进行比对,量化的结果也较容易计算得出。三、时量在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的量化问题中,不宜流通人民币的形成周期,是问题中最有标志性的一个常量,新发行的人民币从投入流通到不宜流通,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它的形成周期。这是根据人民币磨损率来确定的。在自然磨损中,40%的人民币会在一年之内率先达到不宜流通标准,另外30%则会持续流通到三年左右。还有20%的人民币或因大额收付而承受较低的磨损,可能会持续到五年甚至以上。另外10%则可能被作为收藏品而维持在零磨损的状态,但是这部分人民币几近退出流通。四、数量根据本溪市商业银行彩屯支行残损币兑换窗口的吞吐量计算,每周大约有近十万元的残损币被从辖区内五个营业网点收回。其中二十元票面以下的钞票占80%的比例。五元及十元票面的残损币最多。按储蓄窗口收款现场抽样来看,每一百张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平均约有一到五张为符合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的残损币。而每一百张五十元面值的人民币里,残损币的数量要达到平均五张以上。在二十元面额的人民币中,每一百张钞票将有近二十张左右的残损币,十元面值中则每一百张中残损币的数量接近一半,五元面值的残损币数量近七成。可以说票面面值越小的钞票,残损程度越高。尤其是一元币,或因公交车流通频繁,或因反动宣传口号的涂写,其中残损币数量最多。但多半因为面值小,而并没有太多的在银行由持币人进行残损币兑换。五、质量在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中所规定的五种情况里,达到挑剔标准的钞票,有四成仅仅是票面受损或被涂鸦,因磨损导致票面柔软、残破的仅占所有残损币的60%左右。越是小面值钞票,这种情况越是常见。人为磨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