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通用多篇)[寄语]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篇一一、试卷特点: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本事,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资料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本事。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本事。二、测试情景:三年级122人,参考率100%,总得分8784分,平均分72分,其中优秀53人,比率为43.4%;良好29人,比率为23.8%;及格12人,比率为9.8%;不及格28人,比率为23%。积分1.369,总体看,测试结果良好。三、答卷情景。(一)、基础知识:1、口语交际4分,大多只得了1分或2分,学生没有细读要求,要求中一要写出遇到过的不便之处,二要写出怎样想办法解决的。而学生只回答其一,没有就其二作出回答。2、看拼音写词语。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景,从答题情景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3、比一比,组成词语和多间字组词,这两题得分率也很高,体现出学生在词语方面掌握较好。4、写硬笔字。学生书写正确、端正、纸面也较干净,基本上这题都得满分。5、补充完整词,此题让学生补充完整词语,部分为成语,旨在考查学生的词语积累。但此题满分率不高。出现错误很多,主要是同音字错,如没精打“彩”、沉默不“雨”。6、选词填空。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这题得分较好。(二)、积累运用1.按原文填空重在考查学生积累情景。从答题情景看,孩子们都能背诵课文中要求的句子,只是填写中错别字较多,错的字比较多2.改病句,该题得满分的学生比较少,总有个把没找到,说明审题不够仔细。(三)、阅读部分:这部分试题是检测学生对课文中语言的积累和独立阅读短文进行思考的本事。第一部分:根据短文解释词语、写词语、造句理解文意,其中1、2、3答题不错,4题有部分同学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第二部分:短文的阅读本事在此题中充分体现。学生的理解,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失分较多。(四)、习作部分:1、把题目补充完整“风景优美的________”,大多数学生能补充正确。2、作文。这道题对于小学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孩子们来说,有一些难度。作文要求用给定的补充完整的题目。第一,学生不明白题意,有的学生没有用补充完整的题目,而是用另外一个题目写。第二,也是不明白题意,不明白怎样才能够更好的我这几个词语恰当的运用。所以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毛病。四、存在问题:1、从整体上看,个别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2、学生的习作普遍篇幅较短,审题不认真,组材方面还有待加强,有些学生有偏题现象。五、综合分析意见:1.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从试卷情景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本事及分析问题本事上下功夫。5.加强习作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本事。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本事。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本事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三年级语文月考质量分析篇二本学期第十一周,我班选用了小学语文《学习与评价》中“期中评价”试题对本班进行了期中自检考试。一、试题及质量简况该试题经过九大题从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累运用等方应对学生进行了检测。题型分选择字音、读音节写词语、辨析同音字形近字、词语搭配、词句积累、组句、写比喻句、改写反问句、默写古诗、阅读和作文。全班15名学生参测,平均64.8分,及格率53%,最高分92分,最低分32分。失分严重的主要在读音节写词语、词语搭配、改写反问句、阅读和作文五方面。二、教学失误分析1、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新知的教学,忽略了巩固检查,导致学生对知识的遗忘。2、对“学困生”关注辅导不够。从读音节写词语一题看,标准分12分,可有6名学生得分均在5分以下,一名同学竟只得一分。经询问,这些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理应早发现早弥补。3、教研教改漂浮,教学中没有做到举一反三,学生训练较少,走入减负误区。4、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如学生试卷错别字连篇,书写慢并且差(有两个同学的作文没有时间写,三个同学的作文只写了几句。)造成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得到良好培养的原因主要在于安全压的人喘可是气,早晨、中午得按时放学,一些学生的惰性得不到及时纠正,长期不做作业,教师无可奈何。导致知识得不到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