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明确考纲要求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地壳物质循环。3.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课前自成体系34[例1](2011·济宁质检)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解析]煤炭是一种特殊的沉积岩,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一层极厚的黑色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过程,形成黑色可燃沉积岩,与图中①②环节有关。[答案]A理解煤炭作为一种特殊岩石的成因及整个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是解题关键,忽略煤炭的沉积岩特性是容易出错的原因。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循环过程: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2)地理意义:在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变式较多,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找准岩浆是判断物质的基础,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是变质岩或沉积岩,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2.板块构造理论(1)基本理论: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停地运动;板块内部构造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2)板块运动与地貌:运用板块运动解析全球地貌,要注意板块边界类型与地形类型的关系。板块间的界线,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断层构造带等。[例2](2011·临海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回答(1)~(2)题。(1)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断层D.谷地(2)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剖面图可以直观看出,乙处以下岩层向下弯曲,应为向斜。第(2)题,根据岩层形态推断,原有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作用,发生岩层弯曲,形成褶皱;然后岩层上升运动,地势升高,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现有形态。[答案](1)B(2)C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点:①不会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类型;②不能够利用岩层形态的相关性推断地质演变过程。1.地质构造的判断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褶皱——水平运动。断层——升降运动。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2)指导人们的找矿活动: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②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如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④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3)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保证工程建设安全;②开挖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选址于背斜位置;③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聚落选址应远离断层。[例3](2011·淄博模拟)下图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地质作用D.海陆变迁(2)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B.风力C.温度D.变质[解析]该处岩石出现裂隙,而且越来越大。整个过程大致是:温度的变化使岩石表面出现裂隙,后来裂隙中侵入水,随着水的热胀冷缩,岩石表面的裂隙不断增大、增多。[答案](1)A(2)C从岩石整体形态上,判断出图示为风化作用是解题的关键。风化作用表现为岩石破坏,但是碎屑物没有离开原岩石表层,这是与侵蚀作用的明显区别。忽视了这一点容易导致第(2)题出错。1.主要外力作用和地貌的关系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形成和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是最为常见、最为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