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思想品德自测试题(一)第页()第一题:关注国家发展建设美丽中国(18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请你描绘一下心目中“美丽中国”的美好景象。(2分)(2)在我国的不少大中城市,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紧张、空气污染等,让人们感觉生活离“美丽中国”还很远。你认为我国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哪些对策呢?(6分)(3)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每个公民从日常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做出努力。那么,作为国家的小公民,你打算如何做呢?(6分)第一题答案:(18分)(1)至少从三个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等。(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可得满分6分)(2)①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②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等。(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可得满分6分)(3)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约资源,节约用水用电,如及时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纸张双面使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②自觉落实环保行动,爱护花草树木,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购物,外出时多步行、选择骑自行车或公交车出行,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等。(回答符合题意的3点可得满分6分)第二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材料二:2012年5月24日,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幅回落的背景下,财政部宣布该年投入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多财政投入将用于培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2)结合两则材料,分析我国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因。(5分)(3)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中学生应做些什么?(4分)第二题答案:(1)说明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分)(2)①目前我国环境、资源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②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③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是发展问题。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④这样做有利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利于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增强人民的幸福感。(5分)(3)①树立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增强法制观念,学习“美丽中国”方面的知识,积极宣传“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③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善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④落实环保和节能行动,自觉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例如: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绿色购物,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回收、课本循环利用等。(4分)第三题:【建设生态文明共享美丽中国】(5分)材料一:2012年,雾霾天气让人们深受其害。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材料二: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除了雾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环境问题?(1分)(2)怎样处理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至少答三点2分)(3)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坚持什么国策?实施什么战略?落实怎样的发展观?(1分)(4)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至少答两点1分)第三题答案:(5分)(1)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垃圾和白色污染不断蔓延,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1分)(2)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