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3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3篇).docx

最新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3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3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篇一关键词:生态问题;生态意识;生态美学;意义一、从生态问题说起前些年偶然翻阅杂志看到这样一则消息:1997年,1575名科学家发表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声明。上面明确谈到:“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指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开发,资源浪费,臭氧层变薄,海洋毒化,环境污染,人口暴涨,生态平衡的破坏,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的条件。这其实已是继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后科学家们再次对“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严正呼吁。继而,在世界各国都掀起了一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革命。放眼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问题:空气污染;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耕地面积日益减少,沙尘暴频频光顾;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滥用导致的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每天呼吸着有毒的空气,吃着被污染的菜肴,被迫接受着大量声光和粉尘污染,忍受着交通拥堵之苦……可见,生态问题已不是一个时间段内的一个局部问题,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涉到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对环境的保护,对濒危物种的抢救保存,更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甚至还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但是,仅仅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实践问题来解决,没有哲学的深度思考,没有对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形而上的考察,不把它上升到一个哲学和美学的高度,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能够真正清晰地认识和彻底解决的。或许大家认为,哲学、美学、生态问题,彼此毫不搭界没有瓜葛,但其实问题并不是这样。美学是一门感性学,它分析的是人感性生存的相关问题。而生态问题恰好正是涉及到人的感性生存方式。因此,美学家们特别是中国的美学家从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命存在的质量出发,从美学角度开始思考和和讨论生态问题。生态美学由此成为中国美学分析的一个新的生长点。二、何为生态美?何为生态美学?严格说来,生态美作为一个美学概念,它是否成立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任何美,它之所以对人来说成其为“美”,是因为它具备某些形式因素。如韵律、比例、节奏、对称、均衡等等。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其“美”之所以成立,究其根本原因,都是这些形式因素在起作用。而这些形式因素之所以对人来说成为美,是因为被人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体验到了,并且跟人的心理结构有某种对应或应和。而生态美似乎不具备或者说没有这样完善而明确可参考的形式结构。但是,换个角度从哲学层面讲,生态美概念却可以是成立的。按照李泽厚先生的分类,“美”概念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美的对象;美的性质;美的哲学规定,也就是美的本质。[1](p476)就美的对象而言,象自然美和社会美这些概念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仔细分析,生态美概念其实也是从审美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而且从它的定位上说,它应该是介于自然美和社会美之间。它既有自然美的因素,也有社会美的因素。所以说,就这个角度而言,生态美的概念是成立的。那究竟什么是生态美?我们接下来从美的本质的角度具体分析。我们先从自然美入手。关于自然美的本质,李泽厚先生已反复论述过。自然美看起来是一些与人的实践无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形式,但当人的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征服和改造自然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自然对于人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异化的力量,而变成让人可以亲近的对象。就像成为农业大国的我们对于土地是格外依赖和有感情的。因此,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1](p376)而在自然人化的过程中,形式美的产生是一个关键。人类在长期、大量、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了自然之中的各种感性形式――节奏、韵律、比例、大小、对称、等等,并使这些形式成为人类所掌握的形式力量,再利用这种力量创造出美,这便是社会美。社会美有着不同于自然美的独立的规则和力量,是人类艺术探索和表现的主要对象。而生态美则不同于二者,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它是在“自然的人化”基础上产生的。如果说,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当自然经历着一个不断被“人化”的过程中的时候,其实人类也在经历着不断被“自然化”的过程。因为人类本身就产生于自然。因此,人于自然便不只是索取和改造,还有另外一面的关系,一种更为源初、更为本源性的关系,那就是人对自然从精神上和生存层面上的依赖回归和共生共在的关系,即人的自然化。而人的自然化的审美表现就是生态美。就本质而言,如果说自然美的实质,是自然的人化,是在“真”的形式结构中积淀了人的本质力量,其形式是“真”,其实质是“善”;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接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