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卷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卷导语:语文反映历史,也反映现实,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语文又属于先进文化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下册综合训练卷,供大家学习参考!一、积累运用(16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真谛()罪孽()酷肖()旋风()睥睨()馈赠()2.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shuò)___________方(qǐ)___________首荷(jǐ)___________璀(càn)___________(xī)___________利(bènɡ)___________射3.根据示例仿写一段话。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境;感谢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感谢,因为他。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5.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铁道部政治部主任高晓兵昨天表示,今年春运,铁路部门出台多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乘客顺利返乡。开始试运行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公布剩余票额情况。网站还具备列车时刻、票价、正晚点、代售点等信息查询功能。铁道部还将严肃处理倒票铁路职工,一经查实,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并追究领导责任。6.“名著导读”知识填空。A.《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B.(人物名)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__________》、《__________》。C.《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7.按要求填写古诗句(12分)。①此夜曲中闻折柳,。②峨眉山月半轮秋,。③故园东望路漫漫,。④,凭君传语报平安。⑤独怜幽草涧边生,。⑥,野渡无人舟自横。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练习(10分)1.食堂是学校的一个公共场所,这里能很好的反映同学们的修养。有个同学洗好盆子后转身走了,一任水龙头哗哗淌水。请你说句得体的话劝其要节约用水,自愿去关水龙头。你会这样说:。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烟草生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别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全球11亿吸烟者,3.2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100万人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8万左右的青少年成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发病率高6—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3倍,气管炎发病率高2—8倍。(1)直言警告:(2)婉言劝说:3.“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今天,我们来开展一次《黄河母亲河》的语文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一)老师请你负责“我在《黄河颂》里探黄河知识”这一板块的活动。你准备让你们组从《黄河颂》一诗提供的哪些信息去探讨有关黄河的哪些知识?(二)作为“黄河文化大搜集”这一板块的一员,你一定搜集了不少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诗歌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吧。请你完成以下题目。1.请任意写出三个有关黄河的谚语、俗语、成语。2.请任意默写两句完整的关于黄河的诗句,要求注明诗句的作者。(三)假如你是“忧黄河、救黄河”这一板块的负责人,请你带领你的组员调查黄河断流的原因和河水污染现状。1.用条款式简要写出调查结果2.设计一条广告词或标语呼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拯救黄河。3.请你为缓解黄河断流献一两条计策。三、阅读训练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地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