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docx
上传人:如灵****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docx

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通用13篇)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篇1【教学目的】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歌词所表达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教学难点】揣测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教学准备】1、安排同学课前查找有关黄河影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3、老师也收集与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准备VCD《黄河颂》。【课时布置】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我们的祖先起源于哪里?(生答:黄河)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质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广博的胸怀,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学习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二、感性认知师生相互交流欣赏搜集到的`黄河的影视图像资料。小结:通过刚才欣赏的黄河影视图像资料,我们一同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广博,厚重,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黄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作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面对黄河,唱出了我们心中的颂歌。三、朗读交流1、同学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师生一起讨论,明确此诗朗读的要求:⑴感情:激越高昂自豪。⑵节奏:较慢抒情地。⑶重音;望、奔、劈、屏障、臂膀、伟大、坚强2、播放VCD《黄河颂》,听名家范读。3、小组合作,合作朗诵:鼓励同学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同学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小结: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黄河颂》,探究黄河的精神。四、合作探究1、歌词局部可以划分为几个小节?提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2、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是臂膀?提示:民族发祥地;捍卫国土;伟大力量3、全诗从几个角度写黄河?提示:自然、地理、历史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保家卫国。5、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五、再次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诗朗诵。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同学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六、总结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河的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中华民族,用她那宽厚的臂膀庇护着神州大地,用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黄河,让我们以你为典范,团结进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强国之林而努力学习。【板书】1、历史贡献2、军事地位3、激励作用七年级语文教案《黄河颂》篇2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平和,亲切地):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听一首歌曲,请你边听边发挥想像,然后说说你听后的感受。(播放歌曲《黄河颂》,板书学习目标一欣赏:让我们静静地听。)生:我感受到黄河流水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生:我听见黄河在咆哮,在奔腾。生:我感受到了黄河奔流不息的一种力量。师:同学们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真强,同学们想像的非常丰富!早在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用以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1939年,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共由八个乐章组成,我们今天学习它的第二乐章《黄河颂》。(板书课题)师: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大家想一想,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生:首先要注意感情,其次是语音和停顿。师:以上这些朗读要领具体在课文中应怎样体现呢?生:歌词与朗颂词之间要有较长的停顿。生:感情要深沉、悲壮。生:还有一些动词要重读,如:“掀、奔、劈”读出赞颂之情。师:刚才这几位同学所说的几个细节大家一定要在朗读中细细体会,老师补充一点,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师:下面让我们高声地朗读起来,读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板书教学目标二诵读:让我们朗朗地读。)(学生自由朗读)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我们来推荐同学读一读。(男、女生各一名朗读)师:以上两位同学咬字都比较准确,语速也处理得比较得当,特别是付玉霞同学,读出了悲壮,更读出了激昂,让我们用掌声给他们鼓励!(师生鼓掌)师:老师再给大家朗读一遍,请大家边听边细细揣摩。(师朗读课文)师:读出气势,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我们还要更深刻地领会诗的内涵,下面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认真思考,通过读诗歌①你读懂了什么?②你还有哪些疑问?(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板书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