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2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班主任工作反思2 (2).doc

班主任工作反思2(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班主任工作反思自从暑假开始的第一天起,我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网上参加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看视频、写作业、发帖、跟帖、留言等,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在我的印象里,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个暑假过得如此忙碌,通过网上学习,拓宽了视野,荡涤了灵魂。切切实实给大脑充了回电,无论是自身的业务能力还是参与班级管理等工作都有了大幅度提升,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我感觉特值。通过学习,使我真正领悟了反思的内涵,回过头来想想曾经走过的岁月,对反思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过去只是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闪即逝,几乎没有动过笔,所以至今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现在想来真是损失不少。正如教育专家李镇西所言,要做个反思型的班主任,,“反思“即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既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还要勤于动笔,交流。任小艾老师说过,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就是我们要努力地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现在提倡赏识教育,但赏识是把双刃剑,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在学生犯了错时该批准评时也得批评。绝不能姑息、迁就,因为这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问题,而且会影响全局。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始终坚信,只要我的班级,我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将班级治理得最好,因为我要对所有学生负责。暑假后刚接手的一个新班,头几天,师生之间很陌生,双方缺乏了解,作为学生,对于新换的班主任总有种新鲜感,想急切地摸清班主任的底牌。一天,上课铃刚响过,校长就在会议室门口通过扬声器通知全体教师开会,因为这节该我上,我安排好学生自习就下去了,会开了一半,我心里放不下学生,便抽空溜出了会议室,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了教室门口,没想到眼前的一幕让我怒火中烧,只见班里出了名的捣蛋鬼,刘峰一边做着鬼脸,一边手里拿着文具盒当机关枪前后左右“射击”,弄得全班炸开了锅。看到这,我气不打一处来,冲到他面前,二话没说,连拉带拽拖出了教室,在办公室里一阵训斥之后,看见他泪水长流,我不仅动了恻隐之心,强控制住自己的冲动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没想到他的话令我震惊:“听说你对学生很严,我只想看看这是不是真的。”听了我既好气又好笑,没好气地说:“好,那你接着看!”“不,不敢了。”他胆怯地说。从那以后,我再有事出去,班里的纪律出奇地好。一次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说:“你今天出去听课,语文自习课没有一个乱的,你遥控指挥得真好。”结合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要治理好班级也要适当对学生进行约法三章。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也一门艺术。对成功的教育模式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民主制也不是一切由学生说了算,老师没有主心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也是要不得的。陶行知说:“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并且一肩挑两负重担,一负是家务繁重的担子,另一头挑着学校的一切日常教育教学,还得处理学校其他工作,备课、上课、改作业、配合校领导迎接上级检查。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实在有些力不从心。通过中小学班主任远程研修的认真学习,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于是一些班级琐事都由学生承包,什么班级纪律,卫生监督,一些活动组织,参加劳动等主动权都交给了学生。我只做班干部的后盾和参谋,效果还不错,经常受到校领导的表扬。我把在研修中学到的教育管理的方法用到实际工作中,尽力克服以前易冲动和莽撞的情绪,遇到突发事件耐心寻根问源,帮助犯错误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多肯定他的优点,让他的长处战胜短处,让学生在自信快乐中成长。平时有什么事情多听听学生的意见,凡事多和学生商量,近段时间我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劲头明显好于以前,通过和学生接触交流,我从学生那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和存在的隐患。原来他们对数学老师很有诚见,原因是学生实在是无法忍受数学老师的“苛刻”,平时每做错一道题,就要罚抄50遍甚至100遍,令学生苦不堪言。学生由不喜欢他们的数学老师而渐渐对数学这门课失去了兴趣,而语文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心,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错误时,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自己回去检查一下错在哪了,想想为啥错?然后改过来再拿给我看。”没想到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竟收到了可喜的效果。要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情感”,它让我们对学生倾注爱心,把对学生无私的奉献当作自己的成就和自豪;另一个是“反思”,反思为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在情感中奉献,在反思中成长。这是我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