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版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pdf

2024版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2024/1/291目录CONTENTS•爱国主义概述•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表现形式•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途径•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总结与展望2024/1/29201爱国主义概述CHAPTER2024/1/293爱国主义定义与内涵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包含了这样的态度: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自豪,为祖国的衰落破败而悲哀;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贡献力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2024/1/294爱国主义历史渊源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围绕着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发展,最终汇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024/1/295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能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精神力量。2024/1/29602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表现形式CHAPTER2024/1/297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关注国家大事,了解国家政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发展方向,积极参与国家建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发等活动,了解社会需求,为社设和发展的讨论和实践。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2024/1/298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关注文物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精化,通过文艺创作、文化交流等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神和核心价值。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展。献。2024/1/299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抵制不良风气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自积极抵制各种不良风气和腐朽思关注国家安全和发展,积极防范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不发表想,不参与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和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发展或传播损害国家形象和利益的言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行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论。做出贡献。2024/1/291003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实践途径CHAPTER2024/1/2911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奉献社会参加校内外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积极加入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或其积极报名参加国际、国内大型赛会的他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工作,如奥运会、世博会等,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参与社区建设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扶老携幼、环保宣传、文明劝导等。2024/1/2912关注国家大事,增强政治素养1关注时政新闻经常浏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了解国家最新的政治、经济、社会动态。2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政治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3参与政治讨论在班级、社团等组织中积极参与政治话题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政治参与意识。2024/1/2913学习先进典型,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当代楷模和道德模范关注当代社会中的楷模和道德模范,学习他们的优秀学习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品质和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了解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参与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2024/1/291404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CHAPTER2024/1/2915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观念淡化问题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交融,使得部分大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使得部分大学生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