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节概论一、几何量公差与互换性1、零件的加工误差(1)尺寸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尺寸与理想尺寸之差。(2)形状位置误差零件的实际形状(一般指点、线、面)与理想形状、位置的差别。它包括以下三种情况:表面粗糙度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波度中间几何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国家标准GB321—1980《优先数和优先数系》规定:优先数系项值中含有10的整数幂的理论等比数列导出的一组近似等比数列。各数列分别用R5、R10、R20、R40和R80表示第十五章零件的几何精度用极限尺寸表示孔、轴配合用偏差表示孔、轴配合用公差带图表达孔、轴配合用公差带表示孔、轴配合1.以基本尺寸作为零线第十五章零件的几何精度标准公差等级为20级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由小写字母a~zc分别代表28种轴的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由大写字母A~ZC分别代表28种孔的基本偏差基本尺寸为50mm,基本偏差为f,公差等级为6级,轴的公差带标注基准孔与各种基本偏差的轴相互配合——基孔制基准轴与各种基本偏差的孔相互配合——基轴制-25+36轴的一般公差带(116种)孔的一般公差带(105种)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过盈配合机械零件生产制造中将尺寸小于500mm的尺寸叫做常用尺寸。公差配合的选择内容主要包括:基准制的选择、公差等级的选择和配合种类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的选择方法有计算法、实验法和类比法。1.基准制的选择原则在进行零件的精度设计时,应首先选用基孔制,以减少孔公差带的数量,进而减少孔用定值刀具和光滑极限塞规的规格种类。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基轴制比较合理:1)与孔配合的轴是具有一定精度并因此不需要加工就能满足配合要求的型材(冷拉型材等);2)与孔配合的轴是标准件且已经达到配合要求的精度(如滚动轴承外圈、平键宽度等);3)考虑装配顺序或装配工艺时,采用基轴制更为有利的情况。基准制的选择实例2.公差等级的选择原则选择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选择公差等级,要正确处理好使用要求、制造工艺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采用类比法选择,即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资料进行对比选择。参考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资料进行对比选择选择配合种类实际上就是选择非基准轴或非基准孔公差带的位置,即选择非基准轴或非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设计时,可用类比法选择配合种类,且应按照国标规定的优先配合、常用配合、一般配合的顺序来选择。应用类比法时,首先要了解工作配合的应用实例,然后考虑所设计的产品的具体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来选择配合种类。孔、轴配合要求第三节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形状公差的项目6项位置公差的项目8项其中:定向公差3项、定位公差3项、跳动公差项目2项实际要素(平面点)必须包容在圆形区域内,公差值是圆的直径形位公差带特点:形状公差带是浮动的,即其位置和方向是不确定的;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是离开其基准的距离是浮动的;定位公差带相对于基准的位置和方向都是确定的;跳动公差带两个同心圆的位置和半径差确定,但两圆半径的大小并不确定;定向公差带能够自然地把同一要素的形状误差控制在其定向公差范围内;定位公差带能够自然地把同一要素的形状误差和定向误差控制在其定位公差范围内。对某一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仅在对其定向精度或(和)形状精度有进一步要求时,才另行给出定向公差或(和)形状公差,且定向公差值必须小于定位公差值,形状公差值必须小于定向公差值。二、公差原则零件上的某个几何要素,往往是既给出尺寸公差的要求,又给出形状、位置公差的要求。确定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的原则称为公差原则。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包容要求;相关要求三、有关定义、符号体外作用尺寸体内作用尺寸最大实体状态(尺寸、边界)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图样上给定的被测要素的最大实体尺寸(MMS)和该要素轴线、中心平面的定向或定位形位公差所形成的综合极限状态。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MMVS=MMS±t形·位其中:对外表面取“+”;对内表面取“-”最大实体实效边界:尺寸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单一要素)最大实体实效尺寸(关联要素)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体实效状态。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LMS+t形·位其中:对外表面取“-”;对内表面取“+”最小实体实效边界:尺寸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的边界。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