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010849期.docx
上传人:An****9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010849期.docx

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第010849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1高考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华版PAGE\*MERGEFORMAT105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北京出现“逆”城镇化。下图为不同年份北京市中心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表数据,说法正确的是()①1990年以来北京出现逆城镇化②1990-2010年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③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大量迁往郊区④1990-2010年北京处于郊区城镇化阶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北京出现“逆”城镇化的影响有()A.北京房价最终得以遏制B.加剧北京“热岛效应”C.优化城市空间结构D.导致中心区“空心化”答案:DC【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城市化的利弊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进程和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利弊。【解答】(1)1990年以来,中心区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所以北京并未出现逆城镇化,①错误;1990-2010年间近郊区人口增速139%,远郊区人口增速100%,近郊区人口增速最大,②正确;由图可知,1990-2019年中心区人口略有升降,变化幅度较小,③错误;1990-2010年中心区人口少量减少,郊区人口快速增长,处于郊区城镇化阶段,④正确。故选D。(2)由材料可知,2019年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通州,会优化北京城市空间结构,C正确。“逆”城镇化的目的是将原先不合理的产业和人口分布进行疏散和迁移,不会导致中心区“空心化”,也不会遏制北京房价,A、D错误;产业和人口向通州和雄安新区迁移,北京“热岛效应”得到缓解,B错误。故选C。2、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为大众提供健身娱乐服务和设施的休闲活动场所。写字楼是指配备现代化设施的商用办公楼,楼内多高收入青年群体。下图为城市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空间格局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若该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09万人/km²,则该城市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所在地的人口密度最可能是()A.1.09万人/km²B.1.13万人/km²C.1.00万人/km²D.0.69万人/km²(2)利于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布局在高房价居住区的主要因素是()A.消费成本增加B.社区环境质量高C.公共配套设施完善D.人均消费水平高(3)相对于社区,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与写字楼距离更近的主要原因是()A.货币支出费用减少B.降低健身运动强度C.充分利用闲暇时间D.减少工作内容时间答案:BDC【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解析:(1)本题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考查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3)本题考查了城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解答】(1)据图可知,人口密度对城市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呈现正向影响,且为一级影响,故城市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应集中在城市高人口密度分布区;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越易形成大规模的健身休闲市场;B项高于该城市常住人口密度,最有可能分布。故选B。(2)城市高房价居住区为高级住宅区,社区环境质量高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是促使该地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条件;据图可知,增加消费成本是高房价水平对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产生的二级负面影响的表现;由于高级住宅区内人均消费水平高,更利于健身休闲市场的形成;故利于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布局在高房价居住区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消费水平高。故选D。(3)写字楼是配备现代化设施的商用办公楼,楼内多高收入青年群体,高收入青年群体是健身休闲场所的主要客源市场,高收入青年群体往往具有更稀少、更破碎的闲暇时间;压缩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与写字楼的距离,既能保障消费群体充分利用碎片化的闲暇时间,又能丰富办公时间,成为影响商业型健身休闲场所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故选C。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A.AB.BC.CD.D答案:AC【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解答】(1)住宅区是城市功能区中分布最广泛的,读图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最广,应为住宅区。故选A。(2)读图可知,甲到乙沿线,依次经过非城区—城区(小区域)—非城区—城区(较大区域)—非城区。因为城区的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而城区气温和地租较高,非城区较低,故由甲到乙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大致为低—较高—低—高—低。C正确。故选C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