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边坡工程监测.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8.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5章边坡工程监测.ppt

第5章边坡工程监测.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1边坡监测概述§5.2变形监测§5.3应力监测§5.4地下水监测由于边坡内部岩土力学作用的复杂性,从地质勘察到处治设计均不可能完全考虑边坡内部的真实力学效应,我们的设计都是在很大程度的简化计算上进行的。为了反映边坡岩土真实力学效应、检验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和处治后的边坡的稳定状态,边坡工程防治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场监测的涵义:反映边坡岩土真实力学效应、检验设计施工的可靠性和处治后的边坡的稳定状态。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监测工作作用:监测工作内容:边坡处治监测包括施工安全监测、处治效果监测和动态长期监测。一般以施工安全监测和处治效果监测为主。边坡处治效果监测是检验边坡处治设计和施工效果、判断边坡处治后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了解边坡体变形破坏特征,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实施的工程进行监测。例如,预应力锚索应力值的变化、抗滑桩的变形和土压力、排水系统的过流能力等,以直接了解工程实施效果。通常结合施工安全和长期监测进行,以了解工程实施后,边坡体的变化特征,为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监测周期:边坡处治效果监测时间长度一般要求不少于一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一般为7~10天,在外界扰动较大时,如暴雨期间,可加密观测次数。边坡长期监测将在防治工程竣工后,对边坡体进行动态跟踪,了解边坡体稳定性变化特征。长期监测主要对一类边坡防治工程进行。边坡长期监测一般沿边坡主剖面进行,监测点的布置少于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滑带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和地面变形监测。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一般为l0~15天。边坡监测的具体内容应根据边坡的等级、地质及支护结构的特点进行考虑,通常对于一类边坡防治工程,建立地表和深部相结合的综合立体监测网,并与长期监测相结台;对于二类边坡防治工程;在施工期间建立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点,同时建立以群测为主的长期监测点;对于三类边坡防治工程,建立群测为主的简易长期监测点。斜坡监测项目: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地下水监测边坡内部应力监测:压力盒、地应力测量岩石锚杆和锚索的荷载:测力计光电测距-经纬仪、水准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对斜坡变形和破坏进行总体监测倾斜仪钻孔倾斜仪由四大部件组成:测量探头、传输电缆、读数仪及测量导管,其结构如图11.3所示。工作原理:利用仪器探头内的伺服加速度测量埋设于岩土体内的导管沿孔深的斜率变化。由于它是自孔底向上逐点连续测量的,所以,任意两点之间斜率变化累积反映了这两点之间的相互水平变位。通过定期重复测量可提供岩土体变形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位移一深度关系曲线随时间的变化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滑动面的位置,同时对滑移的位移大小及速率进行估计。§5.2变形监测地表裂缝位错监测可采用仲缩仪、位错计或千分卡直接量测。测量精度0.1~1.0mm。对于规模小、性质简单的边坡。在裂缝两侧设桩(图a)、设固定标尺(图b)或在建筑物裂缝两侧贴片(图c)等方法,均可直接量得位移量。测量爆破引起质点速度和位移分析控制爆破技术的效果建立震级、位移和边坡破坏之间的关系测量锚固系统的载荷确定坡帮内地下水的状态确定作用在破坏面上的水压力评价疏干系统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