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要求:第一节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二、生产活动的主体三、生产的产出——货物和服务产出的特点(二)服务:(1)服务是无形商品。(2)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3)服务一般不能被储存四、生产核算范围:市场产出与非市场产出(二)非市场产出1.概念:不经过市场的产出。2.特点:(1)生产产出不以赢利为目的;(2)不由市场决定其价格,一般采用估算或推算。3.分类:自给性生产产出;其他非市场产出。第二节机构单位的生产核算二、机构单位增加值核算方法第三节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第三节产业部门的生产核算一、产业部门总产出核算二、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核算三、产业部门增加值核算四、生产帐户生产帐户是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体系中的第一个帐户,它的设置在于通过帐户形式反映生产过程及其结果的总量特征。生产帐户的内容:生产帐户的右方为来源,其内容只有产出一项(市场产出非市场产出),帐户的左方为使用方,列示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和平衡项目。生产帐户的平衡项为增加值。国民经济核算帐户体系中帐户使用的“使用”和“来源”,是有其具体的含义,来源一般代表收入、资金流入,使用代表支出、资金流出,二者之差为本帐户的计算结果也是该帐户的平衡项,这个平衡项也就是下一个相关帐户的起始项(初始流量)。。生产帐户使用来源中间消耗总产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合计合计生产帐户的内容:生产部门综合生产帐户机构部门生产综合帐户第四节国内生产总值及相关指标的计算二、国内生产总值概念2、最终产品的特点:最终产品不是按完成程度而是按它的使用去向区分。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和向国外的出口3、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全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价值总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生产活动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其实物表现为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总和。三、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学习指南30页计算题(1)中间投入=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25663-11424=14239(亿元)(2)固定资产消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1424-5888-810-3533=1193(亿元)学习指南30页计算题(1)中间投入=总产出-国内生产总值=25663-11424=14239(亿元)(2)固定资产消耗=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1424-5888-810-3533=1193(亿元)3)总投资=固定资产形成+库存增加=3803+507=4310(亿元)(4)总消费=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出口-进口)-统计误差=11424-4310-(1571-1789)-(-4)=7336(亿元)学习指导书41页第8题:(2)金融部门生产帐户单位:亿元使用来源中间消耗128总产出350增加值222劳动者报酬120生产税净额12固定资产折旧15营业盈余75合计350合计350四、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联的其他总量指标及其关系: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二、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第Ⅱ象限(最终需求象限):反映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最终使用,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行表示产品,列表示各使用类别,总计行反映各使用类别的最终使用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的结构和最终产品的产业部门结构。第Ⅲ象限(增加值象限):反映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增加值构成,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等增加值要素。行表示总增加值(GDP)构成,列表示产出类型。第Ⅳ象限:是一个空白象限,有待于研究。第Ⅰ、Ⅱ象限连接在一起,通过各横行反映各产业部门的产品分配和使用去向;第I、Ⅲ象限连接在一起,各纵行反映各产业部门在生产中的投入和来源,也反映生产过程的价值形成。三、投入产出表中的几个平衡关系第二节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一、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中,aij表示直接消耗系数;xij表示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Xj表示j部门的总产出。二、完全消耗系数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学习要点:1、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问题2、收入初次分配核算与收入再分配核算3、收入使用核算学生预习:预习时间:2课时。预习范围:主教材101-126页、学习指导书65-94页的内容。预习作业:学习指导书65-94页有关例题分析、练习题的内容。课堂讨论题:1、试举例说明生产帐户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生产帐户的初始项和平衡项分别是什么?设置该帐户主要起到什么作用?该帐户是否对所有的机构部门都有实际意义?2、由收入分配的基本流程简述收入分配核算的账户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