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doc

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1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要求初赛参赛要求(一)各参赛选手需在5月10日晚21:00之前将个人简历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初稿(在文件名中注明是初稿)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zygh@southlakehr.com进行报名(二)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均为“姓名—学校”(三)简历需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近期免冠照片、主要经历以及所获得的荣誉,要求内容、条理清晰明了。复赛参赛要求(一)要求晋级的参赛选手携带个人简历纸质档一份、黑色中性笔一支(二)要求参赛选手尽量穿正装决赛参赛要求(一)要求晋级的参赛在5月26日晚9:00之前将完善后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zygh@southlakehr.com(二)要求参赛选手遵守比赛现场纪律、服从工作人员安排,不得中途离场(三)要求参赛选手统一穿正装附件2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要求大赛作品内容要求参赛作品以参赛选手本人的职业规划为主题,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参赛作品应涵盖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规划与实施计划、评估与备选方案等内容,适当运用人才测评等分析、决策工具及丰富的事实论据,对职业规划过程详尽阐述。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认的道德规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二、大赛作品形式晋级决赛的参赛选手在参加决赛之前需同时提交《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书面文档8份和电子文档1份。三、大赛作品规格要求(针对完善后的决赛作品)1.参赛作品使用A4纸打印装订,黑白、彩色均可,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2.《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学校、院系、班级、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四、电子版作品规格1.参赛选手直接以附件的形式将电子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发送到zygh@southlakehr.com,邮件主题和附件名称均为“姓名—学校”。2.电子版《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为MicrosoftWord格式(*.doc文件)。3.电子版《职业生涯规划书》文件大小不超过2Mb。五、大赛作品上报截止时间《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初稿上报的时间截止到5月10日晚9:00《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终稿(决赛作品)上报的时间截止到5月26日晚9:00请各参赛选手务必准备好所需书面及电子版材料于截止日期前上交。附件3湖北省第二届“中国南山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选标准一、比赛内容与形式初赛以简历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初稿的筛选方式淘汰70%的参赛选手,组织方会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晋级的参赛选手,届时会一起通知复赛的具体时间、地点。复赛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选出10名优秀参赛选手进入决赛环节,组织方会以短信或电话的方式通知晋级的参赛选手,届时会一起通知决赛的具体时间、地点。决赛阶段以“职业规划设计作品”、“个人作品现场展示”和“现场问答”为评选标准。参赛选手提交的“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终稿)须符合湖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的要求。二、复赛(无领导小组讨论)评分细则测评指标优(8~10)中(5~7)差(1~4)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有主动积极的与其他成员合作的意识和态度,有强烈的团队意识,通过语言或其他信息向其他成员传达“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等思想;诚实、谦虚,注意通过自身的言行获取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善于利用彼此的长处和优势实现共赢,能够通过有效的合作很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团队合作态度比较积极;基本能够与其他成员合作,能够意识到参加测评的人员是一个团队,但缺乏主动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团队成员的要求下能协助他人的工作,但缺乏技巧,只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基本没有与其他成员合作的意识和态度,个人意识强,缺乏团队概念;不太信任他人,不愿意寻求与他人的合作,也不愿协助他人工作,且影响了团队目标的实现。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意识,有主动积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态度,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流畅清楚,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观点表达清晰、明确,表达有条理、层析分明,通俗易懂;认真倾听并准确理解他人发言内容,很少误解或曲解他人的意思;善于借助非语言技巧进行反馈交流。沟通态度比较积极;交谈过程中基本能够准确理解对方的观点,语言表达一般,条理基本分明,基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没有明显地误解他人观点的现象;比较注意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运用适当的语言、语调、目光和手势给予一定的反馈。相对被动、消极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交谈过程中不能有效地与他人交换思想与信息,说话吞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