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二O一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二O一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

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二O一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市大团高级中学二O一0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在区教育局正确领导下,继续秉承“成人成才、成功成器”的办学理念、“尊重、合作、服务”的管理理念,紧紧围绕“仁爱、笃学、尚美”的学生培养目标以及“有追求、善学习、能合作”的教师发展目标,依托大学教育资源,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一)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用好大学教育资源1、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学校核心能力。本学期安排教务处、教科研室有关中层干部去闸北八中学习考察。努力创建成为新一轮上海市文明单位,完成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的选举工作。2、顺应发展要求,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积极引导教师使用“绿橄榄——学校教育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各部门工作能统筹、有序、协调推进。本学期设定的三大任务已圆满完成,即高三年级按文理学科重新分班顺利进行、学生校内用餐制度平稳实施、校舍大修及新海洋馆建设工程胜利竣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认真制作学校宣传册,完成浦东新区“沪上名校”及《教育嘹望》我校宣传资料的编写工作。3、科学设置岗位,重视人力资本管理。认真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作为试点单位能妥善制定岗位管理设置方案及实施方案,积极做到科学设岗、动态管理。善待每位教职工,用事业、待遇、感情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培育工作主动性、激发工作创造性,努力为青年教师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和宽广的事业平台。完善“优秀教育奖、优秀教学奖、优秀科研奖、优秀服务奖”等评选制度。关心退管工作。4、依托海大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依托海洋大学教育资源,建立校本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积极与海大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对接活动,我校先后两次到海洋大学参加“世博·青年·奉献——文明观博知识双语问答及世博志愿者主题晚会”和“98华诞文艺晚会暨百年校庆启动仪式”,与海洋大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依托海大学科优势,为海洋馆建设提供专业建议,并提供了珍贵的海豚骨标本;依托海大文化资源,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周恩来史迹图片巡展在海洋大学和我校轮流展出,海洋大学交响乐团管乐部分同学到我校与铜管乐队同学进行合练;依托海大教授资源,开辟专家讲坛,先后邀请胡松副教授、章守宇教授到我校进行讲学,开展学生创新课题的开发和拓展工作。结合海大工会资源,开展教工联谊活动——“第二届情定临港,相约金秋青年教师联谊活动”。(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校本研修学校创建为契机,努力建设“有追求、善学习、能合作”教师队伍。强调“爱心与责任”,教师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端正从教态度,提升价值追求,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规范和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教师能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无教学事故发生教学事故。教师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提高专业素养与能力。制订校本研修学校创建规划,积极创建校本研修学校,并于期末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举办以“思古幽情,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教职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感受海洋文化,亲近经典诗文”为主题的青年教师粉笔字、钢笔字基本功比赛。继续实施青年教师公开课申报制度,建立课堂教学评奖制度。具体为: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层面培训,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发挥教学专家顾问团作用,给年轻教师搭建学习的机会,学校在常规要求等方面加以培训,让他们快速融入学校。抓全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研究本学科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深刻领悟课程论专家、学科论专家对课程标准特质的解读;进一步钻研新教材,准确把握新教材遵循的新理念,体会新理念的特点,辨析新教材和旧教材的异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全员完成“十一五”教师培训。本学期有1位教师获市级奖励,获区级奖励9人次。(三)教学管理更加精致,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提升课程有效性,加强学校课程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校课程质量,让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以世博与海洋教育为主线,完善课程计划。依托海洋大学教育资源,开设拓展课30门,其中海洋科学教育类5门,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研究型课程,2个课题研究还在进行中。2、注重对教育教学的精致化管理。第一、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教与学的最优化作为教学设计的目的,科学合理地制订教案。第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各学科控制教学要求,注重讲练结合,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基础练习,从而达到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的有效结合。因材施教,上好每一堂新授课,争取第一次就把学生教会。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在各种教学研讨课中,课件使用率达100%,增加课了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重视作业的设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