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建设实施方案.doc

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建设实施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作社的经营和服务内容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建设的若干意见(草稿)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产业体系促进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2〕33号)和浙江省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培育,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提出如下意见: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创新,大力推行畜禽生态规模标准化养殖,涌现了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新型主体,推动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仍面临着经营主体竞争能力弱、资源环境压力大、产业链延长短、有效供给保障能力差、疫病和市场风险多等困难,必须加快新型畜牧主体培育,构建以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关联产业紧密链接为基础、经营主体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畜牧产业体系,建立畜牧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安全共保、生态共护”的机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二、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统筹推进、注重实效”总体要求,以“保供给、保安全”为核心,以培育新型畜牧产业主体为主线,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以下简称“两区”)建设,强化畜牧业基础建设,创新畜牧主体运行、畜牧产业化、现代种业培育、社会化服务四大体系,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场专业化合作,加强与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等企业的重组融合,建立跨地区的新型畜牧产业组织,以合作化提升产业化、推进设施化、实现现代化。到“十二五”末,力争基本建成新型畜牧产业体系,畜牧业组织化、设施化、专业化水平全省领先。畜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猪肉等主要食用畜产品自给率稳定在40%左右。三、重点任务(一)创新畜牧产业机制体制。通过养殖权流转、畜禽入股等方式,鼓励种畜禽、饲料、养殖、运输、屠宰、销售等企业的重组整合,创新利益分配、内部约束等机制,建立健全生产资料配送、动物疫病诊疗和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服务体系,促进生产资源要素最优配置,构建蕴含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型畜牧产业组织体系。以建立沿海饲料原料仓储物流和交易集聚区为重点,加快推进以HYPERLINK"http://www.xinm123.com/c/686/"\t"_blank"物联网新技术为重点畜牧信息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生产过程、远程监控和HYPERLINK"http://www.xinm123.com/c/693/"\t"_blank"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构建覆盖全社会的畜产品质量和安全信息化监管体系。(二)培育新型畜牧股份合作社。按照要素股份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的总体要求,采取发展、规范、改造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商业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社等领办或参与,引导养殖场(户)以资金、技术、畜禽、设施设备、养殖权等多种要素作为股份,组建新型畜牧股份合作社,并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上市。全市每年扶持10个产业特色鲜明,运行机制灵活,管理制度规范,分配机制合理的示范性新型畜牧股份合作社。到“十二五”末,全市力争示范性新型畜牧股份合作社50个。(三)培育现代畜禽种业。采取兴办和改造提升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畜禽种业,鼓励畜禽种业企业进行联合、兼并重组。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优势畜禽种业的产学研联盟和育种创新平台,加快培育生猪、禽、兔、牛等优势畜禽种业核心企业。对通过市级立项、验收的现代畜禽种业和国家、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建设项目,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奶牛养殖场应用良种奶牛冻精进行品种改良的,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普通冻精再补贴15元/支,性控冻精再补贴100元/支。建设市级生猪人工授精站一个,要求存栏采精公猪30头,年提供合格猪精液5万份,市财政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四)推进畜牧业生态化建设。围绕“两区”,因地制宜,建立以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就近就地利用为基础、有机肥和沼液专业化服务为主体、农林牧有机结合的新型生态畜牧业。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实行周边土地流转集中或协议对接,完善沼液管网设施,实现畜禽排泄物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鼓励有机肥加工、沼液配送企业通过与畜禽养殖主体合作经营方式,实行畜禽排泄物集中处理加工、产品统一配送。到“十二五”末,力争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7%以上。(五)培育经营管理人才。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培育一批新型畜牧产业领军人才,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允许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受聘到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兼职。鼓励和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到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就业,支持新型畜牧产业主体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满足新型主体人才需求。四、政策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新型畜牧产业主体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