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育幸福.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追求教育幸福.doc

追求教育幸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追求教育幸福-让教育唤醒幸福和暖的阳光,爱抚着朵朵花盏,柔绵的雨丝,润泽着片片葱叶,习习的凉风,絮语着枝枝嫩条,时而欢腾又时而静谧的小径,时而喧嚷又时而悄然的楼道,时而菁菁又时而凄凄的草地,我在这里成长成熟,亦苦亦甜,离别远走,我又回来,继续成长成熟,先苦后甜,执著己念,都在这令人无限留恋的地方——校园。当我第一次吟诵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我第一次感慨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我第一次欣赏着“身教重于言传”,这些场景仿佛依旧在目,而当年,身为学生我也许只是惘惘然,如今,以从教为己任的我已别有一番感悟在心头。生命的本真是自由、快乐的,是勃发竞上的,是幸福着的。然而作为生命体的教师和学生,如今为了分数却都很疲很累。因此,我不禁问:我们的教育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父母和教师不要总是叮咛、检查、监督、审查他们。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著名的教学专家朱永新教授认为:教育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要关注人,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作为教师要追求“幸福而又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确,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及获得幸福生活所需的一切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创造并快乐地享受着幸福的教育生活,且教育使得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得到充分而有特色的发展。即最终让学生享受幸福的学校生活,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幸福的事;让教师也能在在工作过程中享受教书育人之幸福和快乐。所以,基于生命,创造幸福的教育生活,这才应该是我们真正的追求!教书育人原本不是我最满意的梦想,从没想过年复一年和小朋友的呆在一起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他们超级旺盛的精力、永远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小动作是否可以让我容忍,是否让我崩溃,然而一个常出现在作业黑名单中的孩子,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的眼神让我改变了这一切的看法。当时的我充满了力量,感觉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这样一个认真听讲的眼神唤醒了我投身教育,追求教育幸福的信念。“教育”二字承载颇多,“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从字面而言,“教育”肩负着知识的传承以及德行的规范,予人世代积累的经验,开启人类的智慧,将一个自然人丰盈成一个社会人,如果说一个孩子带着一分善与一分恶来到世间,而我们的父母,还有教师,就保有着剩下的八分,教育的成败是善恶与否的拉锯,教育决定了社会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前景,这一切皆是教师的职业内涵,如此充盈着使命感,令人沸腾着一腔事业之心,以责任感悟与专业形象投身其中。教育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一份工作,也是一份精神报酬,一种存在价值,一番人性创造,我们面向不计其数的学生,但对每个学生的此段年华而言却是唯一的。当自己面对着孩子,一个个如璞玉般的鲜活生命,等着雕琢成器,我相信我的手中没有不可雕的朽木,他们需要热情来温润,爱河来浇注,耐心来培育。幸福,是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并感到生活的乐趣,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教师最大的满足来自于学生的收获,教师的幸福感源于学生的成就。“教育”“幸福”分开来说很简单,但是结合起来“教育幸福”却很难做到。我认为的“教育幸福”:首先要明确“幸福课堂”的教学理念:着力于“发展幸福”。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和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测试放在一起进行的,中考的命题方向定位于“不是甄别,不是为了比较哪一个学生谁比谁学习更优秀,而是为了激励学生再学习,为了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信心”。中考不是给每一个优秀的学生全市排名,而是根据学生志愿把学生分类送到应该送的学校。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理念应该是“不为学生中考一次飞得多高,而为孩子未来飞得更远”,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更重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现在、最好的未来。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只是幸福的来源之一,而不是幸福的全部,成功只是手段,幸福才是目的。获得幸福,是学生在课堂生命体验中的正当要求,教师应当创造一切条件来帮助学生成功学习,享受学习的幸福。.其次要为“幸福课堂”培养有魅力的教师。莎士比亚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学生需要的是知识渊博、幽默诙谐的魅力型教师。然而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幽默风趣、充满魅力的。关键是要调整幸福课堂的教学形式:着力于对话开放。“幸福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对话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展现。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种分享和理解,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对话是多向的,师与生,生与生;对话是需要聆听的,学生在聆听中分享教师的情感,教师在聆听中感受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