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关于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3、通过图文结合,理解“箬竹叶、糯米、裹着”等词语,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等词语。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了解端午节习俗和来历。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教学难点:课后生字的书写。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总结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课文。(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书写要领:“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午”最后一竖不要写出头。(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朗读好课文。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教学重点:积累"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中午分开叶子大米节日2、指名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听写字词,观察图片,回忆课文内容,尽快进入到课堂中。二、品读课文1、品读第1自然段。(1)指名读。(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外婆总会煮好了盼我们回去)(3)从"一到""总会""盼着"你体会到什么?(外婆浓浓的爱)(4)指导朗读,读出外婆端午节的期盼。2、品读第2自然段。(1)同桌相互读一读,读好长句子。(2)外婆包的端午粽看起来怎么样?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指名读)课件出示:"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①你能把表示颜色的词圈出来吗?你有什么感觉?(美)②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粽子的图片】③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吧。(3)这粽子不仅看起来好看,闻起来也很香,从哪儿能看出来?课件出示: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你觉得这清香是什么样的味道?(箬竹叶的味道,糯米的味道,枣的味道)你能用"一……就……"说个句子吗?(我一回到家就写作业)(4)现在来看看粽子吃起来味道怎么样?(又黏又软,十分好吃!)课件出示: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同学们,你们吃过的粽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课件出示:看起来——美闻起来——香吃起来——甜(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香甜。3、品读第3自然段。(1)自由读第3自然段。课件出示:"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2)读读这句话,你觉得文中哪儿写了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哪儿又写出了花样多?(第2自然段写了粽子十分好吃,第3自然段第2句话写了花样多)这样的句子就叫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3)外婆包的粽子有哪几种?这几种你都吃过吗?【课件出示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的图片】课件出示:"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4)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外婆不仅勤劳能干,而且质朴大方)(5)指导朗读。读出粽子的花样多,读出外婆的勤劳能干、质朴大方。4、品读第4自然段。(1)自读这一自然段。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人们端午节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