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围棋东渐与中日文化互动何云波44(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日本学[摘要]围棋产生于中国,大约在南北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前,日论本围棋主要受中国的影响。之后日本逐渐把围棋发扬光大,使其完成了从坛古典到现代围棋的转变,它反过来又影响、促进了围棋在其故土的转型。这种文化传播、影响与接受、反雏,形成一种文化互动,乃是围棋交流也包括整个文化交流中的普遍现象。[关键词]中国;日本;围棋;文化;交流[中图分类号]K203;G89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93(2002)01-0044-07围棋产生于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传播,其后又流传到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圆心,不断地向外辐射的传播方式。在古代,围棋的传播大致可分两条途径:一路是向西,经丝绸之路,传到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地区及中亚、南亚各国;一路是向东,经由朝鲜半岛,再传到日本。当然,这种围棋交流又不完全是单向的。当一些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围棋,他们又对围棋加以改造、发展,在西藏、锡金等地出现了藏棋,而日本更是把围棋发扬光大,使其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围棋的转变,它反过来又影响、促进了围棋在其故土的转型。这种文化传播、影响与接受、反雏,形成一种文化互动,乃是围棋交流也包括整个文化交流中的普遍现象。一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但考古发现的动物化石和一些生活制品,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根据地质学上的地层探查结果,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以前,东亚大陆,也就是中国与日本列岛之间,并不像现在这样中间有大海相隔,而是直接相连着的,人和动物都可以直接从陆地上往来通过。[1](P6)大约距今一万年左右,日本列岛才和亚洲大陆相脱离。而中日之间的交往,有史记载的是在汉代,即公元57年。倭国国王入贡东汉,光武帝赐封“汉倭奴国王”金印开始的。不过他们取的路线,也很可能是渡海到朝鲜后,[收稿日期]2001-11-29[作者简介]何云波(1963-)男,湖南新田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在读。再由陆路到辽东。《文献通考》卷三二四就排除臆测的因素。说“:倭人⋯⋯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在我国史籍中,最早记录日本围棋情来。”当然,中日之间的实际交往,应该在此况的,见于唐·魏征等《隋书·东夷传·倭之前就存在了。国》:那么,围棋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无文字,唯刻木结绳。敬佛法,于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围棋是通过留学唐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朝的留学生吉备真备传入日本的。享保十觋。每至正月一日,必射戏饮酒,其余节略二年(1727)正月二十九,日本围棋四大门与华同。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派(本因坊、安井、井上、林)掌门人在一张唐·李延寿《北史·倭传》也有相似的记书状上依次签名,书状称“:围棋创自尧舜,载:由吉备公传来。”但试查日本历史,吉备真倭国,⋯⋯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备是在开元五年(717)随第9次遣唐使团始有文字。知卜筮,尤信巫觋。每至正月来到长安留学,20年后单独回国,时在日一日,必射戏饮酒,其余节,略与华同。好本圣武天皇天平七年(735)。而据中日各棋博、握槊、樗蒲之戏。种文献记载,在吉备真备出国留唐之前,围“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说明隋时,棋在日本已经相当流行。吉备真备应是一围棋在日本已较为流行。而任何一种东位从事中日围棋交流的有成绩的先驱,而西,从传入到流行,中间应有一个相当的过非把围棋介绍到日本的始作俑者。程。由此可以推断,围棋肯定在隋朝以前日本浅由宗伯在其《皇国名医传》中记已传入日本。述汉医藤原永全的家谱时说“:永全系天智当然,最有可能的是南北朝时期。南天皇(625~671)之侍医,堪能之誉颇高,敕北朝时,日本国王不时遣使来华,其中宋朝锡姓藤原。其祖刘伯阳,避王莽之乱归化,八次、齐朝一次,梁朝一次。这时期,也是实我垂仁帝之朝。其孙有春平者曾使西中日文化保持频繁交往的时期。五世纪域,传受围棋而来。”根据这一项记录,有人初,古典儒学传入日本列岛。日本最早的判定围棋是在景行天皇即位第37年由东书面文献《古事记》中“应神天皇”条中有如围汉传入日本。很凑巧的是我国《后汉书》中下的记载:棋东记载安帝即位的永初元年()有帅升携天皇命令百济国说“如有贤人则贡107,:,渐“生口”160人从倭国来朝,而永初元年算上。”按照命令贡上来的人,名叫和弥吉师。与中来恰是日本景行天皇即位后的第37年。随同这个人一起贡上的有《论语》十卷《、千日东汉传入说的实质是中国围棋早期的字文》一卷,共十一卷。文东传日本主要是通过人种的交流来实现这是中国文献典籍传入日本的最初记化互的。人种交流是中日发生联系的原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