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班教案【推荐】中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激励幼儿积极动脑参与。3.体验听说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1、动物城堡图片一幅,警察帽两顶,各种动物小图片放在幼儿椅子下。2、学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活动过程:一、设置游戏情景。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城堡图。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一座什么城堡吗?城堡门前有些谁?他们是干什么的?你们想进城和小动物们一起玩游戏吗?怎样才能进城呢?“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规则。”二、介绍游戏规则。老师介绍进城方法:想要进城必须将自己扮成小动物,守城人喜欢猜谜语,他看到别人要进城就会念一首儿歌“城门开开,城门关关,想要进来,让我猜猜。”等他念完后,进城的'人必须将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的特征描述出来,描述的越详细越准确,守城人就能猜出来,那么你就能被请进城,如果说的不好守城人猜不出,你就不能进城。明白了吗?提问:(1)门卫看到别人进城会念什么?(学儿歌)(2)小动物怎样才能进城?你们会描述小动物的特征吗?注意不能把答案说出来。(出示一动物图)教师引导幼儿集体描述。“这是谁呀?如果你是小猫,那么你怎样描述才能让别人猜出来呢?请你想一想,可以从小猫有什么本领、小猫的叫声、他喜欢吃什么来描述。”在你的椅子下也有动物图片,请你拿出来看一看你是什么动物,然后想一想怎么描述。三、引导幼儿游戏。(搭好城门),老师先扮门卫。“接下来我们要来玩小动物进城的游戏了,这是城门,我来做门卫。”引导幼儿开始游戏。请幼儿当守城人再次游戏。四、组织幼儿自主游戏。你们想不想一起来玩这个游戏?边示范边讲解: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教师找一个幼儿扮守城人,用双手搭成一个城门,幼儿集体边念儿歌边依次钻过城门,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守城人双手套住一幼儿,此幼儿来描述一个动物,守城人猜对后就让他进城(回座位,将动物图贴在头上),搭出三个城门游戏。游戏开始,当全体幼儿都进城后,师:“小动物们,你们来到动物城高兴吗?我们一起随着音乐边唱边表演吧!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拍两下)如果感到高兴就学小猫叫(叫两声)如果感到高兴就学小兔跳(跳来两下)中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2、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活动准备:1、透明小量杯(果冻壳),水彩笔、记录纸。人手一份。2、操作材料:①黑枣、蚕豆、、花生、圣女果、桂圆若干。②实物图片三张。3、一瓶绿茶,两杯一样多的橙汁、绿茶,乌鸦一只,数字翻牌卡2个。活动过程:一、量一量。(一)介绍。1、冬天到了,乌鸦准备了许多过冬的粮食,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2、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并在黑板上出示相应的卡片。3、(出示量杯)看,这是什么?(小量杯)你们猜一猜,装满这只小量杯,需要放几颗黑枣?(幼儿估计、猜测)如果装的是蚕豆,需要放几颗?会不会一样多?4、请你们动手量一量,看看哪种粮食装的多,哪种粮食装的少。想一想为什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学着记录。教师指导: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2、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三)小结: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提问:1、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粮食?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2、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准确。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4、请幼儿根据推理的结果把粮食图片按大到小排列。黑枣蚕豆花生中班教案篇3活动目标:1、知道刷牙的好处,会正确掌握刷牙的方法。2、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能坚持早晚刷牙。活动准备:1、课件、大嘴狗手偶,教师用的画纸、记号笔2、幼儿自带牙具,小镜子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认识新朋友1、教师在画纸上画出新朋友“牙宝宝”,边画边向幼儿讲述“牙宝宝”的故事。提出问题:牙宝宝为什么哭?它为什么会疼?2、引导幼儿回忆:你的牙齿有没有疼过?学一学牙疼的样子。二、观察讨论:了解龋齿及其危害1、观看龋齿的图片: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牙齿生病会变黄,有黑点和牙洞,这些生病的'牙齿就叫龋齿,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蛀牙。2、幼儿照镜子,自己看一看并互相找一找有没有龋齿。3、说一说龋齿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三、知道怎样保护牙齿1、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不让牙齿生病呢?2、幼儿互相讨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