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docx
上传人:山梅****ai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淮南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docx

淮南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淮南市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妥善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小学校(以下称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与教育教学活动期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第三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应当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的方针。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应当遵循及时、协作、公正、合法的原则。第四条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学校举办者、学校、学生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共同责任。第五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的领导,建立预防与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协作机制,实行学校安全防范责任追究制。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工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的相关工作。第六条学校安全工作应当纳入学校目标管理。学校应当依法履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第七条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配合学校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学生应当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服从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第二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第八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协作机制,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二)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检查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三)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安全知识培训;(四)定期对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九条公安机关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加强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二)协助学校开展治安防范、消防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活动;(三)指导和监督学校做好防火工作,定期对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督促学校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四)加强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管理,依法在学校门前道路设置交通警示和限速标志、施划人行横线;在交通复杂路段的学校上下学时间,部署警力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五)加强对校车及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第十条卫生行政部门和质量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学校的食品、药品、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状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监督学校改进卫生工作,加强对为学校及学生提供服务的生产经营者的卫生监督管理。第十一条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加强对学校周边地区建设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时制止和查处下列影响学生人身安全的行为:(一)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及学校和学生安全项目的;(二)进行有噪声、大气、水等方面环境污染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三)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构)筑物的;(四)在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设立歌舞厅、电子游戏室、互联网上网服务等限制未成年人进入的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五)在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五十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的;(六)设置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的。第十二条学校举办者和学校提供的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安全、卫生标准。学校举办者和学校不得将校舍、场地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用于其他用途。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的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二)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健康、应急知识以及自我保护、自救与互救知识等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三)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和其他集体活动,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四)向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学校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变更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五)对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和向学生提供设施设备、物品和服务的经营者,审查其资质和安全保障条件;(六)加强校舍安全检查,必要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校舍进行质量监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设施设备,应当停止使用,采取防护、警示措施,及时予以维修或者更换;(七)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消防器材,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八)建立健全校车及驾驶人员安全管理制度,校车及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