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合七年级历史期中学情调查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合七年级历史期中学情调查试卷(含答案.pdf

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合七年级历史期中学情调查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深圳市龙华区八校联合期中学情调查七年级历史2023.11本试卷分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1所示,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大致位于A.①B.②C.③D.④2.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3.下列选项中,研究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人类最可靠的证据是A.传说B.文献C.化石D.影像4.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有一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图2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A.基本集中于江南地区B.黄河流域文化最发达C.分布零散,彼此孤立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5.文物承载着历史的信息。运用图3中所示文物可研究河姆渡骨耜河姆渡猪纹陶钵半坡彩出土的粟粒河姆渡遗址稻谷A.早期人类起源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炎黄联盟D.早期国家产生6.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中央集权确立7.山东淄博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该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即用火烧烤过的黏土,常用于建造房屋。这可印证该遗址居民A.能够饲养家畜B.广泛使用石器C.过着定居生活D.从事农业生产8.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山东省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黑陶杯。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A.炎黄二帝的真实存在B.中华文明起源于今山东C.该陶杯是黄帝的作品D.先民们已学会制作陶器9.图4描述的是“传说与历史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远古传说符合历史史实B.远古传说包含历史信息C.远古传说毫无史料价值D.历史记忆就是远古传说10.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③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禹建立夏、平王迁都B.商汤灭夏、西周灭亡C.禹建立夏、武王伐纣D.商汤灭夏、武王伐纣11.电视剧《封神榜》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族击败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涿鹿之战B.牧野之战C.商汤灭夏D.烽火戏诸侯12.图5是1937年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戴枷的奴隶俑。陶俑一高一矮,男俑高6.1厘米,女俑高5.5厘米,男俑的双手被枷在背后,女俑双手则枷在胸前。这两件俑为灰陶,俑的形象比较粗糙。仅捏塑出人的五官和身体的大概形象。从出土的陶俑能得出的信息是A.商代奴隶的悲惨处境B.商朝时制陶技术高超C.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D.商朝时使用大量奴隶13.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A.发展农业生产B.提高军队实力C.巩固国家统治D.加强封建专制14.山戎(春秋时期少数民族)特有的“戎菽(大豆)”,因为齐桓公征戎而“布于天下”。这表明诸侯争霸A.导致了山戎灭亡B.促进了民族交融C.加速了制度更替D.完成了国家统一15.依据西周礼制,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竞相仿效。这表明,当时A.统治者奢侈无度B.周天子地位稳固C.青铜铸造业发达D.等级秩序遭破坏16.某博物馆举行的“夏商周灿烂的文明”展览中,展出了下面所示图片,这组图片反映了A.青铜器是用来祭祀的礼器B.我国古代青铜制造工艺水平高C.最早的青铜礼器出现于西周D.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17.2023年是农历兔年。下表是汉字“兔”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D.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18.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5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242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3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20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A.王室衰微B.中央集权C.社会稳定D.诸侯争霸19.都江堰的治理坚持“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这是其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