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分析.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分析.doc

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安全事故分析2011-11-1015:58:54来源:作者:孙磊赵文斌(宝业集团合肥中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11)[摘要]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工地中已开始大量使用各类施工升降机,同时由此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各类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升降机安全可靠地运行是升降机各个环节上所有人员应尽的职责,只有优化结构、规范维护保养程序、明确检查要求、认真落实执行才能真正将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降下来。[关键词]施工升降机;吊笼对重坠落;对重体;附着架;钢丝绳SC(D)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是一种依靠齿轮齿条传动、外附着于建筑物主体上、以吊笼沿着架设的垂直导架作上下运动,用来载人载物的大型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施工的人、货运输。这种电梯可以非常方便地自行安装和拆卸,并可随建筑物的增高而增高;拥有非常可靠的电气和机械安全系统,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安全、高效的垂直运输设备。SC(D)施工升降机相对于一般的施工机械,存在结构零散、安装调整量大等特点,同时现场的使用环境相当恶劣,给机械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下面通过分析几起施工升降机典型的安全事故,找出事故存在的隐患,提出控制和解决的办法,提高升降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1运行过程中吊笼对重坠落事故1.1坠落事故为了增加吊笼的承载重量、减少所需的驱动力,国内绝大多数的人货两用施工升降机都装有吊笼对重,也就是我们觉的SCD型。在施工升降机的导轨架随建筑物的升高而升高,对重与吊笼则用钢丝绳通过导轨架顶端的天轮改向后相连接,钢丝绳随着升高而加长——当吊笼在地面时对重处在导轨架的顶端;当吊笼运行到建筑物顶层时对重则处在导轨架的底部,升降机的对重具有一定的体积与重量(约1.5t左右),当它处于导轨架上部即空中时就具有一定的位能,若从空中自由坠落砸下其产生动能是巨大的,造成的破坏性很可怕,因此需要从设计、制作及使用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该类问题的认识,杜绝在工作中出现该类事故。1.1.1案例一2008年7月在合肥某处小高层住宅(该建筑物主体高度约60m/18层)的施工中,使用的一台SCD200/200型人货两用升降机发生如下事故:该升降机是双吊笼型,其中右侧吊笼在从约20m(7层)处正常向下运行时,突然该笼对重钢丝绳断裂,对重体沿着导轨架上的对重滑道坠落,砸中地面的缓冲弹簧后弹起,蹬脱对重滑道向右前侧倾,从停在地面的左笼右侧砸入,造成左笼报废,所幸当时左笼内没有工作人员,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此产生了长时间的恶劣影响,造成了较大的HYPERLINK"http://www.yonghu.cn/news/do/search.php?type=title&keyword=%BE%AD%BC%C3"\t"_blank"经济损失。1)事故原因通过现场查验,对重体倾倒在左笼右侧进口部位,将该处的护栏板完全砸毁,对重头部两根悬挂钢丝绳已完全断裂,对重左上部滚轮轴不见踪影,导轨架约40m处一女修道院长标准节上的对重滑道左边角铁边严重翘曲,钢丝绳部分部位有断丝拉毛现象。该设备从出厂已连续使用了约18个月,此次为第二次转场,之前没有更换过对重钢丝绳,日常维护只是对滑道涂敷黄油脂,对重运行这方面没有进行其它的维护检查项目。通过总结分析得出事故原因:升降机的对重体在其导轨架面装有4个滚轮,通过滚轮的U型槽被约束在轨道内运行并限制对重在运行中的摆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滚轮脱落则对重的平面固定状态被打破,对重在运行过程中就会倾倒、晃动。2)事故发生过程①该对重体上左上部滚轮固定螺母松脱,导致滚轮及联接轴掉落;②对重体上部左侧晃动超过保护支架槽口边与滑道角铁边的安全距离,造成刮碰,在运行到导轨架约40m处时由于该处滑道角铁边的阶差较大,支架槽口上边与角铁下边相抵,将角铁边严重顶变形,同时对重钢丝绳瞬时增加了非常大的承载力;③钢丝绳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出现断丝毛刺现象,承载力大为降低,难以随如此大的瞬时力,两根悬挂钢丝绳同时拽断、对重掉落,造成事故的发生。1.1.2案例二2008年7月中旬浙江萧山某处小高层住宅工地发生了一起升降机对重坠落事故,造成外围护栏及安装底盘严重损坏,对重报废,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该SCD200/200施工升降机采用电缆滑车导轨型式的电缆随行方式,对重体采用钢板+铸铁形式。1)事故现场调查描述该机为2005年6月生产、安装高度约80m,转场后在此工地使用了约7个月,右笼对重的上端钢板与对重体内连接钢筋断裂脱离,脱离位置离地面高度10m左右(上端钢板被对重钢丝绳挂在此位置上),脱离的对重体向右前方倾倒,将右前围栏的钢丝网撞破约0.025m2缺口,对重缓冲弹簧被压缩变形,天字梁在[10槽钢拼焊处焊缝裂撕开约250mm,[10槽钢变形。离地面高度7m左右的电缆导轨附着架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