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通用2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一封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篇1亲爱的家长:三元是闽人之源、文明之区、生态之城、发展之地。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违法犯罪大量滋生、发展迅猛,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三元区也饱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侵扰,2022年以来,三元区就发生一百多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被骗金额达数百万元。作为xx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列东辖区是诈骗警情多发地之一,在此,我们呼吁大家要做好自身防范,不上当、不受骗,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天上不会掉馅饼,电信诈骗套路多。诈骗团伙通过企业化运作、境内外勾结、非法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精心策划话术剧本,针对不同群体精准实施诈骗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便官都是坑,谈钱就是骗”,在接到涉及钱财内容的.电话、信息时做到“九个不”,即不贪心、不轻信、不汇款、不转账、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不安装陌生手机APP,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存款、工作、银行卡信息。如遭遇电信网络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96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为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争取时间,减少损失。我们真诚地号召各位学生家长共同抵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积极参与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中来,人人提高警惕,主动抵制电诈,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诈骗线索,铸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铜墙铁壁!祝大家幸福平安,万事如意!xxx20xx年x月x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篇2尊敬的家长们:你们好!非常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案件高发,并存在向学生及家长蔓延的趋势。为了您和家人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有效保护个人财产。同时,希望您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亲友、同事、邻居,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切实杜绝受害,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当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类型:1、刷单诈骗。凡是打着“网络兼职”旗号,以返佣金为诱饵,要求你以刷单形式做任务的,就是诈骗。2、网络贷款诈骗。凡是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的,就是诈骗。3、冒充QQ好友、微信好友进行诈骗,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址等进行诈骗。4、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有关部门单位,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并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帐户”的',就是诈骗。5、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凡是自称老师通过QQ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让家长转账缴费的,就是诈骗。6、以虚假资助困难学生升学,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进行诈骗。7、通过打电话或发送短信以“你猜我是谁”等语言骗取事主信任、谎称出差办事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冒充熟人进行诈骗。8、以发送诸如“你好!请把钱汇到xx银行,账号:xxxxxxx,谢谢!”之类短信进行诈骗。9、红包返利诈骗。凡是声称发红包就返利,诱导支付发红包的,就是诈骗。10、虚构绑架事实诈骗。嫌疑人给事主打电话,谎称事主孩子等亲属被其绑架进行诈骗。如何预防电信诈骗:1、坚持不轻信、不透露、不点击、不转账的原则,平时多关注电视、报纸、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多接触、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2、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有占小便宜的心理。坚信无端的返利、中奖信都是骗局。3、遇到“中奖”、电话欠费、“退税”、“涉嫌违法犯罪”等内容的电话、信息时,不要相信,不要理睬,不回复信息,不轻易打开不明链接、下载软件,不轻易用手机扫二维码。4、加强保密意识,不轻易透露自己及家人身份、银行卡信息,更不要向对方汇款、转账。5、遇事不要着急,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未经核实前,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家校携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祝各位家长幸福平安、事业兴旺!xxx20xx年x月x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致家长一封信篇3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中小学生朋友们: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犯罪分子频繁利用电话、短信和网络实时电信诈骗犯罪,尤其针对学生和家长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给师生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请认真阅读此信,以增强防范意识和能力,有效遏制诈骗犯罪。诈骗形式不断翻新、防不胜防!遇到涉及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