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五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读书做笔记2、随时使用工具书一、《师恩难忘》1、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2、田老师是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3、“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终生难忘”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4、“有如春雨点点”一句的理解:春雨可以滋润大地,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叶,让万物生长,而田老师讲的这些故事正如春雨点点,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从故事中学到知识,明白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田老师高超的教学技艺及博学的由衷赞美。5、赞美老师的名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播下文学的种子”指田老师通过上教学千个如春雨般的故事滋润我的心田,由此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第一个“树”指种植,第二个“树”指培养。这句话指:种植一棵树,十年的时间才可以成材,培养一个人才的时间则更长,充分说明培养人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8、“老师的教诲之恩”指田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明白道理,引领我走进文学的殿堂。9、课后题3:这句话写出作者对老师的敬佩感激之情。田老师教学有方,作者在四年里,听了上千个故事,受到了老师的教育熏陶,既学到了知识,又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为我打开“通往文学的大门”。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学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二、《陶校长的演讲》1、陶校长,指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他的名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2、演讲,是在群众集会或者重大的会议上,就某个问题或某个事件说明道理、发表讲话。演讲往往具有真实性和鼓动性两个特点。3、《陶校长的演讲》要求学生每天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不断进步。演讲稿言真意切,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4、“专心致志”和“坚韧不拔”是学习的两大优秀品质。有了这两种意志品质,学问才会有进步。5、“公德”指公共道德;“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教学三、《古诗两首》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上的事情,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和对隐士生活的无比向往。本诗特点是寓问于答(三问三答),平白如话。后两句诗意:师傅就在眼前的山里,可山间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具体在哪儿。2、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给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后两句诗意:大概是想捕捉那正在鸣叫着的蝉吧,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唱歌了。3、《所见》写的是夏季,依据是:鸣蝉;牧童很开心,依据是:歌声。4、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振林樾:振(震荡)樾(树阴)教学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意欲:心想练习11、带有“风”字的古诗。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禛)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①蓑:指蓑衣。扁舟:小船。丝纶:钓鱼用的丝线。②这是一首题画诗,画的名字叫《秋江独钓图》。③全诗共9个“一”,生动地写出了秋江边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略显孤独寂寞的心情。3、学会解释:①礼貌用语;②格式;③理由充分。第二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复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并会写本单元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复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文章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复习过程一、回顾本单元主要内容: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文章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字音:转(zhuǎn)过街角目的(dì)踮(diǎn)起脚尖暂(zàn)时腋(yè)下惧(jù)怕饥肠辘(lù)辘支撑(chēng)句子: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