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解放战争.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7课解放战争.ppt

第17课解放战争.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011考试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易混易错知识点】第17课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分期1.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内战爆发的必然性)①对人民:内容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②对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影响③对国民党:被迫承认,再发动内战陷于被动3.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比较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相同点:①背景:都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②内容: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③影响: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诚意,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处于被动;④结果:成果都被国民党破坏,没有带来和平与民主。不同点:重庆谈判在国共两党之间进行,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派参加的会议。二.解放战争的进程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1946.6.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其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2)战略反攻:1947.6.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改编150多万人,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4.最后胜利阶段(1949.1-1949.10.1)(1)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1949春西柏坡)(2)北平和谈(1949.4)(3)渡江战役和占领南京(1949.4.2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胜利标志:1949.10.1.新中国的成立2.历史意义:3、胜利原因中国近代各阶级反侵略、求民主的探索历程1.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砍头。”这段话表明中央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D.适当让步,维护国共合作2.(07广东单科)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3.(08广东文基)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2010北京卷18)图7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5、抗战结束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主要原因是A.中共力量强大B.广大人民反对内战C.发动内战准备不足D.美国主张和平解决7、1948年冬,陈毅在一首诗中写道:“几十万里,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重要原因是A.淮海战役取得最后胜利B.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C.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D.各个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8、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和谈的目的是①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②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江而治③蒋介石为了退居幕后指挥④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