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海燕海燕高尔基教学目的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技巧。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海上景象和海燕的形象。2.学习象征手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二、导人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一段至第六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第二部分(第七段至第十一段)。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风击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部分(第十二段至十五段)。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四、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二)学习第二部分。指名朗读第二部分。提问: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第一层次(7~8节),先用“越……越……”紧缩句,描写暴风雨逼近情景。第二层(9~11节),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五、小结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二、继续学习课文学习第三部分。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次(12~13节)写大海与闪电激战:第二层次,(14~15节)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三、学习文章写作技巧1.象征手法。(一)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二)象征与比喻的比较: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四、小结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的节律和流动感的油画,具备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给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今天,也可以从另外角度来阅读这篇散文诗,如不惧怕困难,迎着困难前进,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