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4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斐斐课件园http://www.ffkj.net教育资源全免费http://www.ffkj.net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根据《课标》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加减法的教学均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安排,增强估算意识,培养数感,并结合部分例题,体现算法多样化。教材在编写时对法则不作全面呈现,仅在重点和关键处进行提示和引导,以体现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针对计算教学练习比较枯燥的问题,练习的安排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努力做到形式多样,并设计了一些思考和开放题,提高学习兴趣。学情分析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学三位数加减法。2.指导学生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3.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形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掌握验算方法。难点:1、连续进位加法2、连续退位减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出示例题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导入本课知识(板出课题)1.引导学生仔细看情景图,并得出结论。2.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入本课学习通过用学生身边的问题引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便于理解二、合作探究1.组织学生共同研讨39+49的竖式算法和算理。引导学生结合例2的解题方式进行计算2.让学生讨论:你们是怎么样计算这个算式的?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归纳总结。3.引导学生一起计算,让学生口头表达算理,同时板出在黑板上。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给不同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三、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十个一是(),十个十是()。2、8+7=9+6=30+50=40+60=3、38+39=36+58=280+390=350+570=师:第2题我们口算就能很轻松的算出答案,可是第3题,我们再用口算就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那以前我们是怎么算的呢?1.被点到的学生上黑板写明计算过程,并说明理由。2.仔细观看老师在黑板上的算式,并根据引导叙述算理。教师在关键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得出结论。四、巩固练习1.课堂巩固练习。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解答相关练习题。2)指定某些学生上台解题。3)根据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点评归纳。2.布置课后作业。互相交流并完成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思考加深理解。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例3:1、基本练习:课本P16做一做第1、2题(巩固笔算算理)2、变式练习:课本P17练习四第2、3题(训练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拓展综合练习:下面的计算对吗,请把错误改正过来。76+25=9189+13=1117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答对题目得到老师的言语表演和同学们的掌声教学反思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本课中,教师出示例题后,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生活动中。同时,在教学中关注学生观察、探究和交流的能力培养,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