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稿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16K).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9.1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终稿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16K).doc

终稿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16K).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1-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的知识,围绕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明确实验变量;是否设置对照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实验材料易得、适量、低廉;认真、仔细、全面↓观察;如实记录。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3、生物圈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一个薄层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标准上10KM,下10KM厚度约为20KM。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5、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绝对的。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态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竞争关系,例:稻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合作关系,例: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绝对的。举例: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空气湿度;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生产者—植物。为其它自身提供食物和能量,决定着生物部分其它生物的生存数量,是主导者。消费者—动物2)组成包括:分解者—腐生生物如细菌和真菌。把生物的遗体或遗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是一个生态系统中必需的部分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断递减,但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写食物链时注意:以生产者开始,之后是消费者,在消费者中,首先是食草动物,之后是食肉动物,以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用带箭头的直线把它们连起来,箭头指向捕食者。如:草→鼠→蛇→鹰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消费级别越高,数量越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有限度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稳定性越强。9、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称“绿色水库”、热带雨林—称“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称“地球之肾”、城市生态系统—信息集散地,人起重要的支配作用。它们是相互关联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0、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①粗细准焦螺旋调焦,逆升顺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镜筒上升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细准焦螺旋物像更清晰,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反之,放大倍数越小,数目越多,体积越小,视野越亮。③在视野中看到物像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像才能移到中央。④区分视野中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在物镜上。⑤显微镜操作步骤:取镜—安装—对光(目镜、物镜、通光孔成一直线)—看(眼睛侧视物镜下降接近标本为止双目睁开,一眼注视目镜寻找物像,粗找细调。)⑥反光镜遮光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