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3地理学案3-0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图版必修3地理学案3-02.doc

中图版必修3地理学案3-0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区域和区域差异(二)编制:地理组时间:20090523编号:02使用:高一年级班组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东部季风区内南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异。2.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3.掌握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思路和方法。【学习重点】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学习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方法【学习链接】东部季风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学习过程】一.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说出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并思考还有哪些地理事物以此为界。(最少说出三个)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1)读课本图1-1-7,分析东部季风区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上的差异。(2)读课本图1-1-8,分析东部季风区内部在气候、植被上的差异。3.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读课本图1-1-9,分析图中景观的不同?是由哪些自然条件决定的?(2)读课本图1-1-10,分析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房屋有何不同?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读课本图1-1-11,找出南北方交通运输方式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参考课本11页内容)二.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1.读课本图1-1-13,回答:(1)三个经济地带分别分别包括哪些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东部经济地带除北京外,其他省区分布有何共同点?2.写出三个经济地带在人口、面积方面比重的大小排列(参考课本12页阅读)3.读地图册12页图,分析三个经济地带内产业结构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提示:进行区域内、区域间比较)4.读课本图1-1-14,比较三个经济地带2005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哪个最高?哪个最低?从1978年至2005年三个经济地带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都是增加的还是降低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哪个经济地带?5.根据表1-1-2,分别计算三个经济地带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2005年比1998年变化的多少。6.通过3.4题中对三个经济地带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7.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原因?(提示: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案例研究】(C级)通过内容的阅读,列表比较两盆地的区域差异【从位置、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灌溉方式、农作物)方面比较】【巩固练习】(A级)1、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条件差异B、水分条件差异C、垂直条件差异D、非地带性差异(B级)2.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A.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A级)3、三个经济地带排序正确的是A.面积大小:中部>西部>东部B.人口多少:东部>中部>西部C.省区数量:东部>中部>西部D.发展速度:东部>西部>中部(C级)4.关于东部地带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主要农业基地黄淮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江汉平原等都集中在这里B.交通便利.集中了全国大多数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拥有全部的海岸线和大部分边界线C.城市化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最高的地带D.发展工业的能源、资源条件较好(B级)5.适于中部地带的发展方向是A.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B.重点开发长江上游地区的能源和矿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建设成为国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商品粮、农牧渔副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基地D.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业(B级)6.实现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做法是A.把部分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B.将高能耗企业向东部C.在中西部的农牧业地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D.将高科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B级)7.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请你列出其南北lO个方面以上的差异(自然和人文)。【小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