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讲义.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纪录片讲义.doc

纪录片讲义.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纪录片讲义第一节、考试分析2012年校考纪录片命题状况:1、南京师范大学编导专业笔试:电视片《广告人李蔚然》看两遍,写一篇800到1600字的影评,题目规定用《评电视片ⅹⅹⅹ》,不得另拟。2、哈尔滨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笔试:影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1000字左右。3、河南工业大学笔试合肥考点影评写作:纪录片分析《俺爹俺娘》。3、广西民族学院石家庄考点试题:影视作品分析,看张以庆的《听禅》,写电视分析。4、重庆大学编导三试北京考点:纪录片分析。看《北京出租车》,写分析文章,要求如下:写出该片主题创意,内容结构,影视艺术手法,1200到2000字。5、广州大学编导考题甘肃考点:影片是《台北故宫》第一集1前20分钟,看片写影评。6、云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影评,纪录片《探亲》。7、湖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考题:电视专题片评析:《中国故事——樊建川》。8、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考题杭州考点复试考题:纪录片分析,看《面条之路》写分析文章:(1)讲述片子的思想感情(2)举例片中关于拉面的讲述细节,并说说它的作用(3)片中的艺术手法和作用9、重庆邮电大学抚州考点广播电视编导考题:评纪录片《复活的军团》。第二节、纪录片的定义及发展一、纪录片的定义:纪录片,英文称之为Documentary,本义为“具有文献性质的”。定义至今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我们可以举一些有代表性的为例:1、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2、用影视特有的艺术手法表现真实的人和事;3、用视听语言处理一连串在共同动机下所发生的事件的影视作品类型,而对情境的真实顺序可作各种改变;4、任何影视素材只有经过剪辑才有意义的影视作品,与故事片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表现情节的发展,而是阐释主题。从本质上来说,纪录片导演的技巧就是剪辑的技巧。关键词:特定的主题思想、特有的影视手段、现实生活、真实时空、写实手法、剪辑技巧。二、世界纪录电影的四大流派:1、前苏联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派。维尔托夫认为电影必须忠实地摄录生活,要善于摄录生活的即景,要出其不意地拍摄生活实景。他反对故事片的一切虚构手法,不要编造故事,不要职业演员,更不要人工布景,一切都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拍摄。他把电影的照相本性提高到空前的高度。同时,他进一步发展了一种美学思想,即强调摄影师以客观态度去拍摄对象。他认为在这方面电影镜头最为可靠,因为它是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比人的眼睛更客观,并称之为“电影眼睛”。1921年,他组织了“电影眼睛派”并逐渐充实了这种美学理论。1925年他发表了《电影眼睛派宣言》,并摄制了统称为《电影眼睛》的杂志片,作为他的美学理论的范例。他在宣言中把反对一切艺术虚构作为基本美学原则明确地加以宣布。但是维尔托夫并不反对蒙太奇,他允许在保持镜头内容真实的条件下,运用镜头的剪接去发挥电影分析和综合现实的功能。即肯定蒙太奇在纪录电影中的作用。他认为概括生活首先是1指纪录电影要把零散素材综合为整体,只在银幕上表现片断的、单一的真实镜头是不够的,还必须从题材上组织镜头,使它们完整地表现生活。在维尔托夫看来,概括生活还包括摄影师对素材的评价。要站在革命的立场上,爱憎分明,要富于政治的激情,但这种综合与评价都只能表现在对原始素材的选择和组织上,而不能靠改变素材本身,甚至伪造素材去达到目的。代表作《电影眼睛》《带摄影机的人》、。2、美国弗拉哈迪的纪实电影。1922年6月11日,弗拉哈迪的影片《北方的纳努克》在纽约的大都会影院正式上映,大获成功。弗拉哈迪的纪录片不是现实生活的精确纪录,而是充满诗意的对现实生活的再创造。弗拉哈迪开始拍这部影片最初目的是从人种学角度纪录一个种族的原始生活,所以十分强调社会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他力图反映因纽特人与自然进行斗争的实际情况,并不考虑影片的票房价值。他在拍摄前,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拍摄方案,只是想拍一些能引起人们兴趣和想像的东西,然后就地冲印,放给拍摄对象因纽特人看,并观察他们的反映,再决定取舍。这种拍摄方法既费时,又费钱,但它却反映了弗拉哈迪的一些美学思想。由于当时北极气候条件的限制和摄影设备的限制,他大胆采用“新闻排演”的手法。这部影片是请当地一家名叫纳努克的因纽特人当演员,来“排演”他们的真实生活。弗拉哈迪认为重要的不在于完全忠于现实,而在于能真实地再现生活。这种再现可以是直接摄取,也可以是“新闻排演”,也就是把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重新排演一遍,创作者对拍摄对象的合理干预是不可少的。只要整个过程符合真实,“排演”也是允许的。“捕海豹”一场戏就是把已经死了好几天的海豹,让因纽特人重新从冰洞中捞起来。在影片中弗拉哈迪首次自觉地运用“长镜头”拍摄因纽特人捕海豹的场景。他认为用长镜头连续跟踪可以使影片更加真实。它已经不是呆板记录景象的“再现生活”,而是一部有人物、有故事、充满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