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曦晨****2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马过河教案15篇.docx

小马过河教案1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马过河教案15篇小马过河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小马过河(第一课时)。能读准多音字“磨没”。2.学会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能给指定的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和小马为难时的心里想的儿句话的语气,能背诵并听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4.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试、实践,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13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2)理解小马第1次为什么过不了河,而第2次就过去了;(3)用“既不像…..也不像….”写句子。教学难点:(1)掌握生字“鼠”的字形、笔顺;(2)理解“挡住、拦住、当然”的意思;(3)理解为什么“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4)用词造句。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录音机、录音磁带、投影机、投影片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教学课文第1、2自然段,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马过河(第一课时)》。2.了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和第1次来到河边过不了的河的经过。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阅读思路。(1)揭题后,指出阅读思路: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2)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读课文。要求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口。2.朗读课文。小马为什么过河?(谁能用“为了……所以……”说有句话)3.自学生字词。(1)划出带生字的词,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2)查字典,了解“驮”的意思。4.检查自学情况。(1)“驮”是什么意思?什么结构?(2)什么叫“挡住、拦住、磨坊”?5.理清课文思路,练习说话.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板书:过不了河趟过了河填空: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情况,然后写老马(),最后写小马()。5.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1)朗读第1、2段课文后,说说“愿意”的意思。(2)老马听了小马愿意帮助妈妈做事,老马“高兴地”说,这里能用“连蹦带跳”吗?为什么?(3)小马为什么过河?从哪里看出来的?(4)朗读1、2自然段。6.复习带生字的词语及有关的熟字(词)。7.书写指导。重点指导“鼠”。“鼠”,上下结构,形体上小下大,共13画。上面半个6画,笔顺是,第8、9、11、12画均为点。最后一画是斜钩。8.抄写生字。板书设计:小马过河为了……所以……第一次:过不了河第二次:趟过了河教学反思:小马过河教案2活动目标: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二、展开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动中有95%的幼儿掌握了故事内容,有80%的幼儿懂得了故事里的道理,现将优点与缺点一并分析如下: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将这一难点提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