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学习月学习体会00.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师德学习月学习体会00.doc

师德学习月学习体会00.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师德学习体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每个师范大学毕业的教师都应该非常熟悉。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必然要有自我牺牲的心理准备,不能因为所谓的“清贫”,就堂而皇之地进行“有偿家教”。古时候老师没有工资,所以学生要给老师送点见面礼,所以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从目前来看,有偿家教是对师德的挑战和抛弃。我觉得当前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讲半节留半节”。即该在课上完成的教学任务故意不完成,转而告诉或暗示学生课后补课。此类家教往往涉及面广,受害量大,性质十分恶劣。这些教师为了挣些外快,故意向学生暗示要课外补习,有的则与其他班级的授课老师互相帮忙拉生源,极少数教师故意把一些问题留到“小班”上讲解,甚至在给学生评定考试成绩时故意加点水分,好让家长和学生看到经过家教补习之后的“进步”。这些教师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不能完成,这种有偿家教的老师无法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不要说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了,若不及时制止必将严重损害教师形象。第二种,有针对性要求学生补课。有些教师对学生家庭背景非常了解,有针对性地暗示那些家境较好的学生有偿补课。这类教师出发点不纯正,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这类教师也很不合格。第三种,受家长所托课余闲暇精补。此类型比较常见,教师所带学生比较少,补课质量较高,所带学生可能是自己班的,也可能是其他班的,但一般不会是同年级其他同学科老师的学生。这类教师比较普遍,属于被动型。我认为“有偿家教”主要有如下五大危害:一是违背教书育人的宗旨,损害学生利益;二是严重损害教师形象;三是扭曲师生关系;四是陷入“恶补”的怪圈;五是贻误教师自身的发展,影响教师间的团结,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来分析,其实很多孩子只要课堂或课后稍加点拨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学生为什么要补课,其出发点无非就是提高学习成绩,考所好学校。而从学生补课需求来看,可以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己逼自己。自己觉得哪门课比较弱,想补补,这是真正正常的补课需求;二是家长逼孩子。这种情况比较多,但学生被动补课,实际上内心里排斥,实际补课效果并不理想;三是老师逼学生。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一种有偿家教的情况,为了赚钱,老师逼着学生及学生家长补课。很多孩子成绩上不去其实需要解决的是心理问题、厌学问题。真正合格的老师是通过在课堂上提高效率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的,当老师的其实应该很欣喜看到他们这么乐于学习,那就是“学生成就老师,师生成就学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二、规范自己的行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试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三、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庄重、大方、整洁、朴素的着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容易引起学生的敬爱之情,进而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学生自己同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动肝火,更不能挖苦体罚学生。一旦自己有过失,要敢于承认,有错必改,以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任。四、对自己严格要求。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象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