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槐乡的孩子 (2).doc

槐乡的孩子(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学设计方案课时总设计年级三课题槐乡的孩子课时2设计者执教者执教日期教材简析本篇课文讲的是生活在槐乡的孩子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课文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还有很多语段描写得非常生动形象。第三自然段是很好的仿写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槐乡孩子的喜爱之情。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3、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从不同的景物来写出“冷”;或从不同的肢体感受来写出“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勤俭纯朴,感受劳动的快乐。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略读课文。难点:会根据要求进行细节描写的仿写。教学关键对描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的语段进行反复品读,边读边展开想象,使这这一劳动的场景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并对这一语段进行摘抄积累,使今后在习作中能自觉地迁移运用。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资料链接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入中药。槐米:槐树的花蕾。课后反思三、分课时设计:第(1)课时教学环节过程设计一、回顾整体二、初读课文,初步感悟“槐乡孩子的特点”三、熟读积累、仿写运用四、朗读全文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了三篇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让我们知道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金色的草地》反映了兄弟俩在窗边草地上无忧无虑的玩耍,《爬天都峰》告诉我们登山的快乐,那么今天这篇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快乐呢?让我们去读一读课文。(可以课件出示)1、请你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①大声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②边读边思考: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达到?2、检查反馈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查漏补缺。②说说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槐乡的孩子的可爱?从课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简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如:“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八月,天多热。……”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当缕缕炊烟”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他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说明他们以劳动为快乐。是啊,这么热的天槐乡的孩子还在采摘槐米,真勤劳!那课文是怎么写出天热的呢?找到写天热的句子读一读,划下来。比较“八月,天多热。”和“八月,天多热。鸡……狗……蝉……”是啊,我们要把一个特点说清楚,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具体描写。仿照上面的写法,你能从几个方面来具体描写吗?爬山时,我累极了。寒冬腊月,天冷极了。交流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然后独自仿写。最后交流。齐读。三言两语教学感言第(2)课时教学环节过程设计一、复习引新二:交流感受“快乐”三、摘抄积累1.指名朗读课文中的词语。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槐乡的孩子是怎么样的呢?学生简单交流。1、槐乡的孩子起早摸黑,辛勤劳动,他们觉得这样的生活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很快乐?自由读,找到有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简单地写一写。交流:“男孩……女孩……”特别是写女孩的句子,写得很好,我们应该把它积累下来。“满载而归……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我们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槐乡孩子劳动并快乐着,虽然辛苦,但是他们心里充满了甜蜜。你愿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那你就把自己当做他们,把你的快乐、甜蜜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这篇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犹如串串珍珠,你愿意把这些珍珠采摘回家,成为你自己的吗?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一抄,背一背。三言两语教学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