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56分)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区和丁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2.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①甲区主要是煤和石油②乙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③丙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④丁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读图可得,甲是北方地区,乙是西北地区,丙是青藏地区,丁是南方地区。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第2题,甲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能源为煤和石油;乙是西北地区,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丙是青藏地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丁是南方地区,主要是水能。因此①③正确。【知识拓展】重要的气候界线:(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为界,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4)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5)暖温带与中温带的界线:从鸭绿江口到长城,再到祁连山和天山山脉。(6)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至秦岭—淮河一线。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中荫房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建造的一种晾制葡萄干的特殊房屋,其晾制出的葡萄干碧绿甘甜。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诗句的描述,与当地情况较为吻合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D.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4.利用荫房能晾制出优质葡萄干,主要得益于当地()A.充足的阳光B.干燥的空气C.较大的温差D.较小的风速【解析】3选D,4选B。第3题,根据民居特点和晾制葡萄干的作用,可以推测此地位于新疆。A诗中描述的是江南风光;B诗中描述的是湖北黄鹤楼;C诗中赞美的是长征不畏困难的精神,乌蒙山在贵州与云南的交界处;D诗中意为农田都靠积雪融消的山泉灌溉,与新疆吻合。第4题,荫房内没有阳光的强烈照射;温差大不是葡萄风干的原因;当地风速较大;葡萄干是在有窟窿的荫房,利用干热的气流晾晒葡萄干,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叶绿素的流失,使葡萄干碧绿甘甜。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5、6题。5.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6.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解析】5选D,6选A。第5题,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地壳相对稳定;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气候高寒;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第6题,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方法技巧】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思路方法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读图回答7、8题。7.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条河流夏季的防洪任务最重B.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图示海域有寒流经过D.常年受西风带的影响8.圣安东尼奥港成为智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腹地广B.位于河口C.地势平坦D.位于海湾,风浪小【解析】7选C,8选A。第7题,图示区域的甲、乙、丙三条河流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防洪任务轻;植被类型主要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示海域有秘鲁寒流经过;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第8题,港口发展条件主要包括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圣安东尼奥港成为智利吞吐量最大港口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腹地广;该港口以海运为主,河流短小,位于河口、地势平坦不是吞吐量大的主要原因;冬季位于西风带的迎风一侧,风浪大。【补偿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星级: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