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形发生电路(自激振荡电路).pdf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波形发生电路(自激振荡电路).pdf

波形发生电路(自激振荡电路).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波形发生电路(自激振荡电路)8.1正弦波发生电路原理8.2RC正弦波振荡电路8.3LC正弦波振荡器8.4石英晶体振荡器(简称晶振)波形发生电路的基本类型有两种:正弦波发生电路与非正弦波发生电路。§8.1正弦波发生电路原理正弦波发生电路通常称为正弦波振荡器。是模拟电子电路的一种重要形式。特点是不需要外加任何输入信号就能根据要求而输出特定频率的正弦波信号。这种特点称为“自激振荡”。波形发生电路是非常典型的正反馈放大电路。一、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假设图示电路中:先通过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产生一个输出信号,此时,以极快的速度使输出信号,通过反馈网络送到输入端,且使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一模一样”,同时切断原输入信号,由于放大器本身不能识别此时的输入究竟来自信号源,还是来自本身的输出,既然切换前后的输入信号“一模一样”,放大器就一视同仁地给予放大,形成:输出→反馈→输入→放大→输出→反馈→„„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放大器就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自激振荡器。上述假设指出:只有反馈到输入端的信号与原输入信号“一模一样”。才能产生自激振荡,“一模一样”就是自激振荡的条件——亦称平衡条件。U5Ui是正弦波,而描述正弦波的三要素是:振幅、频率和相位。振幅相等;相位相同(若相位总相同,则频率和初相一定都相等)因为自激振荡是一个正反馈放大器,故可用反馈的概念来描述振荡条件。UU当if时UFAUf1uu1FAuuUiUijA由于Au和Fu都是复数AuAueFFejFuuj(AF)AuFu1AuFue此式要成立,则必有AuFu1,AF2n(n0.1.2)AuFu1振幅平衡条件AF2n(n0.1.2)相位平衡条件(正反馈相移为0、2„„)要维持自激振荡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可以用荡秋千为例说明两个条件)一要“顺势”(相位平衡条件)二要用力足够(振幅平衡条件)保证两个条件,秋千才能等幅摆动。其中“顺势”(更重要,顺势才能省力)*回过来再看负反馈放大器中产生自激的情况:U(UU'负反馈放大器中,为了改善电路的性能,引入的是负反馈,即ifi)U'UUoiif(深度负反馈的条件)一旦在多级放大电路的低频或高频段上,附加相移AF(2n1)(n1.12)A'UUU0Af使ifi(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自激条件)(1AF中的1AF0)AuFu1AF1u负反馈变成了正反馈AF(2n1)(n0.1.2)这种情况是要设法避免的。但我们若要使放大器产生振荡时,就要有意识地将电路接成正反馈。*振荡的建立与稳定实际上,振荡不需要上述假设就可建立起来。接通电源的瞬间,总会有通电瞬间的电冲击、电干扰、晶体管的热噪声等,尽管这些噪声很微弱,也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但却是由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叠加组合而成的。在不断放大→反馈→选频→放大→反馈→选频„的过程中,振荡就可以自行建立起来。这个过程可简述为;电干扰→放大→选频→正反馈→放大→选频→正反馈→„显然,建立过程中,每一次反馈回来的信号都比前一次大。那么,振荡输出会不会无休止的增长呢?晶体管是一个非线性元件,只有在线性区才会有放大作用。开始振荡时,信号较小,工作在线性区,Au正常值,正反馈,使AuFu1;当信号增大到进入非线性区时,输出信号产生削波失真,在信号的一个周期的部分时间内才有放大作用,平均放大量要减小,AuFu也随之下降,当降到AuFu1时,输出和反馈的振幅不再增长,振荡就稳定下来了,可见,稳幅的关键在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所以:起振条件稳定条件(平衡条件)AuFu1二、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和分析步骤组成:上述分析已经指出:正弦波振荡器必须包含这样几个组成部分:放大部分——振荡器的核心,将直流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能量;补充振荡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以获得连续的等幅正弦波。选频部分——从信号中选出所需的频率。正反馈电路——将选出来的所需频率的信号送回到输入端放大。稳幅电路——一般靠振荡管自身的非线性稳幅,要求高的振荡器有专门的稳幅电路。在实际应用中,放大和稳幅“三合一”;选频和正反馈“二合一”。2、分析步骤(1)判断能否产生正弦波振荡,组成是否完整,静态工作点是否能够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用瞬时极性法或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