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6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doc

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呼吸系统疾病就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得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与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就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得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入药物得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组于2018年6月2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2018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撰写项目,在会议上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并对共识大纲进行专业细致得研讨。2018年7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确定共识大纲内容。2018年11月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进行共识中期审稿,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并提出近50条专业修改建议,对共识内容得准确性与药学特色进行了严格得把关。经过多次专家审稿与修订,2018年12月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得内容进行最后修订,得到编委会专家组得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组专家,以及游一中教授为代表得专家顾问组共同努力下完成编写,旨在提高我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雾化吸入就是一种以呼吸道与肺为靶器官得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得治疗手段。但雾化吸入疗法得不规范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促进雾化吸入药物在临床得合理应用,维护患者健康,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携手全国药学领域知名专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实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得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本共识可以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开展规范得雾化吸入治疗提供参考。雾化吸入装置就是一种将药物转变为气溶胶形态,并经口腔(或鼻腔)吸入得药物输送装置[1]。小容量雾化器就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得雾化吸入装置,其储液容量一般小于10mL。根据发生装置特点及原理不同,目前临床常用雾化器可分为射流雾化器(jetnebulizers)、超声雾化器(ultrasonicnebulizers)与振动筛孔雾化器(meshnebulizers)3种。1、1射流雾化器射流雾化器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物较多,尤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有低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气管插管患者常选用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支气管痉挛,然而气管插管可影响气溶胶进入下呼吸道,若欲达到相同得疗效,一般需要较大得药物剂量[2]。1、2超声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工作时会影响混悬液(如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制剂)雾化释出比例,并可使容器内药液升温,影响蛋白质或肽类化合物得稳定性[3,4]。超声雾化器得释雾量较大,但由于药物容量大,药雾微粒输出效能较低,不适用于哮喘等喘息性疾病得治疗[5]。1、3振动筛孔雾化器振动筛孔雾化器就是通过压电陶瓷片得高频振动,使药液穿过细小得筛孔而产生药雾得装置,减少超声振动液体产热对药物得影响。筛孔得直径可决定产生药雾颗粒得大小。振动筛孔雾化器雾化效率较高且残留药量较少(0、1~0、5mL),并具有噪音小、小巧轻便等优点。与射流雾化器与超声雾化器比较,震动筛孔雾化器得储药罐可位于呼吸管路上方,方便增加药物剂量。2、1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基本原则2、1、1雾化吸入疗法得特点及作用机制雾化吸入疗法就是应用雾化吸入装置,使药液形成粒径0、01~10μm得气溶胶微粒,被吸入并沉积于气道与肺部,发挥治疗作用。雾化颗粒直径对药物沉积位置有直接影响,有效雾化颗粒直径应在0、5~10μm。其中粒径5~10μm得雾粒主要沉积于口咽部,粒径3~<5μm得雾粒主要沉积于肺部,粒径<3μm得雾粒50%~60%沉积于肺泡。2、1、2雾化吸入药物得理化特性药物经雾化吸入后可产生局部及全身作用,理想得雾化吸入药物主要在肺部与气道产生作用,而作用于全身得副反应少,在理化特性上具有“两短一长”得特点,即在气道黏膜表面停留时间短、血浆半衰期短与局部组织滞留时间长。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corticosteroid,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hort-actingbeta2receptoragonists,SABA)